顺序表实验内容 1 初始化并建立顺序表。 (开辟的存储空间大小为8) 2.给定的线性表为L=(12,25,7,42,19,38)元素由键盘输入。 甲 3 编写顺序表输出算法。 4.依次插入3、21、15、99四个数,分别插入在第1、8、4和12位置,每插入一次都要输出一次 顺序表。 5.删除第1,第9和第12个位置上的元素,每删除一个元素都要输出一次顺序表。 6.编写一个排序算法,对线性表中元素从小到大排列。 7 向有序表分别插入20和50插入后表仍然有序。(修改开辟的存储空间大小为15)
时间: 2023-05-31 15:04:33 浏览: 103
实验步骤:
1. 初始化并建立顺序表,开辟的存储空间大小为8。
2. 从键盘输入元素,建立线性表。将输入的元素依次存储到顺序表中。
3. 编写顺序表输出算法。遍历顺序表,输出每个元素的值。
4. 依次插入3、21、15、99四个数,分别插入在第1、8、4和12位置,每插入一次都要输出一次顺序表。先遍历顺序表找到插入位置,然后将后面的元素依次后移,最后将要插入的元素插入到空出来的位置。插入后输出顺序表。
5. 删除第1、第9和第12个位置上的元素,每删除一个元素都要输出一次顺序表。先遍历顺序表找到要删除的位置,然后将后面的元素依次前移,最后将最后一个元素删除。删除后输出顺序表。
6. 编写一个排序算法,对线性表中元素从小到大排列。使用冒泡排序算法,每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重复执行,直到排序完成。
7. 向有序表分别插入20和50插入后表仍然有序。(修改开辟的存储空间大小为15)。先判断表是否已满,如果已满则重新开辟空间。然后遍历有序表,找到插入位置。将后面的元素依次后移,最后将要插入的元素插入到空出来的位置。插入后输出有序表。
注意事项:
1. 在编写程序时,要注意数组下标的起始值是0,而不是1。
2. 在插入或删除元素时,要注意顺序表的长度变化,以及是否需要重新开辟空间。
3. 在排序时,要注意判断表的长度是否为0或1,以免出现数组越界的情况。
4. 在输出顺序表或有序表时,要注意格式的美观和清晰。
相关问题
假设有线性表L=(1,2,3.....1000),请设计线性表L的单链表存储结构定义
为了将给定的顺序线性表 L = (1, 2, 3, ..., 1000) 转换为单链表存储结构,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结构,包含节点类 Node 和链表类 LinkedList。以下是关键步骤:
**1. 定义节点类 Node:**
```cpp
// 如果是 C++ 或者 Java,可以这样定义一个节点类
class Node {
public:
int data; // 存储元素值
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Node(int value) {
data = value;
next = nullptr; // 初始时指向空
}
};
```
**2. 创建链表类 LinkedList:**
```cpp
class LinkedList {
private:
Node* head; // 链表的头节点
public:
LinkedList() { head = nullptr; } // 初始化链表为空
// 添加节点到链表头部
void addNode(int value) {
Node* newNode = new Node(value);
newNode->next = head;
head = newNode;
}
// 其他链表操作,如查找、删除等...
~LinkedList() { // 析构函数释放内存
Node* temp = head;
while (temp) {
Node* nextTemp = temp->next;
delete temp;
temp = nextTemp;
}
head = nullptr;
}
};
```
**使用示例:**
```cpp
LinkedList list;
for (int i = 1; i <= 1000; i++) {
list.addNode(i);
}
```
1.利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建立一个长度为20个元素的线性表,存储整型数据(1,3,5,7,9,11)实现线性表的初始化、线性表的输入、输出,线性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在使用顺序存储结构(如数组)创建一个长度为20的整型线性表并实现基本操作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线性表初始化**:
首先创建一个大小为20的一维数组`int[] list = new int[20];`,然后将给定的数据(1, 3, 5, 7, 9, 11)逐个存储到数组中,从索引0开始。
```java
int[] list = {0, 0, 0, 0, 0, 0, 0, 0, 0, 0, 1, 3, 5, 7, 9, 11, 0, 0, 0, 0};
```
2. **线性表输入(插入)**:
如果需要向表中添加新的元素,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插入,比如在最后一个已知元素之后插入。
```java
void insert(int value) {
if (list[19] == 0) { // 如果表未满
list[19] = value; // 插入新值
} else {
// 找到第一个空位置并插入
for (int i = 0; i < 19 && list[i] == 0; i++) {
list[i] = value;
}
}
}
```
3. **线性表输出(显示)**:
可以通过循环遍历数组来打印所有元素。
```java
void display() {
for (int i = 0; i < 20; i++) {
System.out.print(list[i] + " ");
}
System.out.println();
}
```
4. **线性表查找**:
通过索引查找特定的整数,如果找到返回索引,否则返回-1。
```java
int search(int value) {
for (int i = 0; i < 20; i++) {
if (list[i] == value) {
return i;
}
}
return -1;
}
```
5. **线性表删除**:
删除指定索引处的元素。由于数组不可变,这里假设我们有额外的空间维护一个待删除元素列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更复杂。
```java
void delete(int index) {
if (index >= 0 && index < 19) { // 检查索引是否有效
// 将后续元素向前移动
for (int i = index; i < 19; i++) {
list[i] = list[i + 1];
}
// 清理最后一位
list[19] = 0;
}
}
```
注意:上述示例假设表的大小固定为20,如果实际需求允许动态扩容,则需处理数组大小的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