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 S→aAB|bBA A→ε|cC B→ε|dD C→e|ε D→f|ε 编译原理求解:
时间: 2024-06-18 11:03:39 浏览: 181
这是一个简单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其中S是起始符号。该文法包含5个非终结符:S, A, B, C和D,以及6个终结符:a, b, c, d, e和f。
该文法可以生成一些由a和b组成的字符串,满足以下条件:
- 该字符串以a或b开头;
- 字符串中间可以是c和d,也可以是e和f,或者两者都没有。
下面是该文法生成的一些字符串:
- ab
- acdf
- bdf
- ade
相关问题
文法: S→aAB|bBA A→ε|cC B→ε|dD C→e|ε D→f|ε 求解:
这是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CFG)的例子,表示为G=(V, T, S, P),其中:
V={S, A, B, C, D}
T={a, b, c, d, e, f}
S表示起始符号,P表示产生式规则集,产生式规则集如下:
S → aAB | bBA
A → ε | cC
B → ε | dD
C → e | ε
D → f | ε
其中,V表示非终结符集合,T表示终结符集合,S表示起始符号,P表示产生式规则集,a, b, c, d, e, f表示终结符号,ε表示空串。
解释一下每个符号的含义:
S表示起始符号;
A、B、C、D为非终结符;
a、b、c、d、e、f为终结符;
ε表示空串。
其中,产生式规则集合的含义如下:
1. S → aAB:表示以a开头的字符串可以由A、B两个非终结符所代表的字符串拼接而成;
2. S → bBA:表示以b开头的字符串可以由B、A两个非终结符所代表的字符串拼接而成;
3. A → ε:表示A非终结符所代表的字符串可以为空串;
4. A → cC:表示以c开头的字符串可以由C所代表的字符串拼接而成;
5. B → ε:表示B非终结符所代表的字符串可以为空串;
6. B → dD:表示以d开头的字符串可以由D所代表的字符串拼接而成;
7. C → e:表示以e开头的字符串可以由C所代表的字符串和e拼接而成;
8. C → ε:表示C非终结符所代表的字符串可以为空串;
9. D → f:表示以f开头的字符串可以由D所代表的字符串和f拼接而成;
10. D → ε:表示D非终结符所代表的字符串可以为空串。
已知文法G=({a,b,c},{S,A,B},S,P) 其中P: S→Sc|bAB A→aAb|b B→b|ε 构造该文法的LL(1)分析表。
在构建LL(1)分析表时,我们首先需要识别每个非终结符的一系列左递归规则,并消除左递归以便于分析。给定的文法G已经是一个LL(1)结构良好的文法,因为它的左递归已通过直接右推规则消除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状态转移表,它将包含每种输入字符和当前非终结符对应的状态。
LL(1)分析表会包含两列:一列是输入字符(a, b, c),另一列是非终结符(S, A, B)。对于每个状态i,表示读取到输入i的时候,我们将记录下可以匹配哪些后续的输入和转移到哪个新的状态。
由于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分析步骤,我会简述表格的大致结构:
1. 初始化:对于初始符号S(通常是开始符号),我们在第一行设置S->Sc|bAB,对应的状态可能是0(初始状态)或特定的接受状态,取决于是否能处理这个开始符号。
2. S->Sc 的状态处理:当读取c时,S会转移到处理下一个Sc状态,这通常记作S -> Sc | ... (状态+1)。
当读取b时,进入B的处理部分,记作S -> bAB | ... (状态2)。
3. A和B的处理类似:A->aAb|b,意味着读取a时转移到处理下一个aAb的状态,如果读取b则直接结束或跳过,取决于B的情况;B的简单情况是读取b或结束。
具体的分析表将有以下格式(简化版):
```
a b c
S: 0 2 1 (S的初始状态)
A: 3 - - (A的状态,根据输入跳转)
B: - 4 - (B的状态)
```
这里的 "-" 表示无定义或暂时不需要填写的状态。实际表格会更详细,包括每个状态的具体动作、下一个待处理的非终结符等信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