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这两行代码 for i in range(lines.shape[0]): y = data[np.logical_and(data[:,1]==lines[i,0],data[:,2]==lines[i,1])][:,-1].astype(np.float64)
时间: 2023-12-24 14:02:19 浏览: 66
这两行代码的作用是:根据给定的 `lines` 数组中的元素,从另一个数组 `data` 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行,并将这些行的最后一列转换为浮点数类型。
具体来说,第一行代码使用 `shape` 属性获取 `lines` 数组的形状,即行数和列数。然后使用 `range()` 函数生成一个从 0 到行数减 1 的整数序列,并将每个整数依次赋值给变量 `i`。
第二行代码使用 NumPy 数组索引和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进行筛选。其中,`np.logical_and()` 函数实现逻辑与运算,对两个条件进行逐一比较,返回一个布尔类型的数组。这个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两个条件对应位置上的逻辑与结果。
具体来说,第一个条件 `data[:, 1] == lines[i, 0]` 表示筛选 `data` 数组中第二列等于 `lines` 数组中第一列的行。第二个条件 `data[:, 2] == lines[i, 1]` 表示筛选 `data` 数组中第三列等于 `lines` 数组中第二列的行。这样使用逻辑与运算符 `&` 将两个条件合并起来,就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行的索引。
最后,使用索引操作符 `[]` 和切片操作符 `:`,从 `data` 数组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行,并提取这些行的最后一列。由于最后一列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因此使用 `astype()` 方法将其转换为浮点数类型,最终得到变量 `y`。
相关问题
解释下面的代码for i in range(lines.shape[0]): y = data[np.logical_and(data[:,1]==lines[i,0],data[:,2]==lines[i,1])][:,-1].astype(np.float64)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根据一个二维数组`lines`的每一行的前两个元素,在另一个二维数组`data`中找到符合条件的行,并取出该行的最后一个元素,赋值给变量`y`。
具体来说,代码中的`range(lines.shape[0])`表示遍历`lines`二维数组的每一行,`data[:,1]==lines[i,0]`和`data[:,2]==lines[i,1]`表示在`data`数组中查找第二列等于`lines`数组中当前行的第一个元素,第三列等于`lines`数组中当前行的第二个元素的行,`np.logical_and`表示逻辑与,将两个条件组合起来。
通过`data[np.logical_and(data[:,1]==lines[i,0],data[:,2]==lines[i,1])]`可以得到所有符合条件的行,最后`[:,-1]`表示取出这些行的最后一列,`astype(np.float64)`表示将这些元素转换为浮点型,并赋值给`y`。
for i in range(lines.shape[0]): y = data[np.logical_and(data[:, 1]==lines[i, 0], data[:,2]==lines[i,1])][:,-1].astype(np.float64)
这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它使用NumPy库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操作。代码中使用了一个for循环,循环次数为变量lines的行数。
在循环体内,代码使用NumPy库的logical_and函数对data数组进行筛选。这个函数的作用是返回一个布尔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表示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具体来说,这个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data[:, 1]==lines[i, 0]和data[:,2]==lines[i,1]。这两个条件分别表示data数组的第二列是否等于变量lines的第一列,以及data数组的第三列是否等于变量lines的第二列。因为logical_and函数的两个参数都是布尔数组,所以它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布尔数组。
接着,代码使用了布尔数组作为下标,从data数组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行,并且只保留最后一列的数据(即[:, -1])。这些数据被赋值给变量y,并且被转换为浮点数类型(astype(np.float64))。最终,变量y里面存储的是和变量lines中每一行对应的一些数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