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输入一个正整数 N(1<N<=45),输出前 N个斐波那契数,但要求按倒序排列。使用数组不使用函数。 示例如下: 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N:11 前11个斐波那契数按倒序排列如下: 89 55 34 21 13853211 5 编写一个程序,输
时间: 2024-12-29 08:35:00 浏览: 10
要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正整数 N(1 < N <= 45)并输出前 N 个斐波那契数的倒序排列,可以使用 Python 的循环结构和数组来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现:
```python
# 初始化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个元素
fibonacci = [1, 1]
# 使用循环计算并存储前 N 个斐波那契数
for i in range(2, N):
next_fib = fibonacci[i - 1] + fibonacci[i - 2] % 20132013 # 取模操作以限制数值范围
fibonacci.append(next_fib)
# 输出倒序的斐波那契数列
print(f"前 {N} 个斐波那契数按倒序排列如下:")
for num in reversed(fibonacci):
print(num)
```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包含前两个斐波那契数 `[1, 1]` 的数组。然后通过 `for` 循环计算后续的斐波那契数,每次迭代都将当前数和上一数相加并取模 20132013。最后,我们使用 `reversed()` 函数将数组反转,以便得到倒序的斐波那契数列。
相关问题
斐波那契数列为:0,1,1,2,3,5,8,13,21,… 其中的零号位置为0,1号位置为1,2号位置为1,3号位置为2,之后每项是前两项的和。 请写一个程序,输入是一个正整数n,倒序地输出斐波那契数列n号位置到0号位置的数。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一个正整数n。数据范围:0<=n<=50 输出格式 一行,包含n+1个整数,由空格隔开
好的,以下是 Python 代码实现:
```python
n = int(input()) # 输入正整数n
fib = [0, 1] #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
for i in range(2, n+1):
fib.append(fib[i-1] + fib[i-2]) #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i项
for i in range(n, -1, -1):
print(fib[i], end=' ') # 倒序输出斐波那契数列n号位置到0号位置的数
```
例如,如果输入 `5`,则输出结果为:
```
5 3 2 1 1 0
```
已知斐波那契数列 Fn=Fn−1+Fn−2(n>=3),F1=1,F2=1 求解该数列的第n项,结果对998244353取模。 输入格式: 输入一个正整数n (1<=n<=10000000)。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数,数列的第n项c语言
要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并将其结果对998244353取模,你可以使用矩阵快速幂算法。这个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大数乘法的问题,非常适合处理这种需要多次递推的情况。
以下是使用C语言实现的步骤:
```c
#include <stdio.h>
// 定义取模常数和矩阵乘法函数
const int MOD = 998244353;
long long fastPow(long long a, long long n) {
if (n == 0) return 1;
long long half = fastPow(a, n / 2);
long long res = (half * half) % MOD;
if (n % 2) res = (res * a) % MOD;
return res;
}
// 矩阵乘法的核心部分
void multiply(int F[2][2], int M[2][2]) {
int x = (F[0][0] * M[0][0] + F[0][1] * M[1][0]) % MOD;
int y = (F[0][0] * M[0][1] + F[0][1] * M[1][1]) % MOD;
int z = (F[1][0] * M[0][0] + F[1][1] * M[1][0]) % MOD;
int w = (F[1][0] * M[0][1] + F[1][1] * M[1][1]) % MOD;
F[0][0] = x; F[0][1] = y;
F[1][0] = z; F[1][1] = w;
}
//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int fibonacci(int n) {
// 初始化基础矩阵
static const int matrix[2][2] = { {1, 1}, {1, 0} };
if (n <= 1) return n;
// 使用矩阵快速幂
int result[2][2] = {{1, 0}, {0, 1}};
while (n > 0) {
if (n & 1) multiply(result, matrix);
multiply(matrix, matrix);
n >>= 1;
}
return result[0][0]; // 返回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printf("%lld\n", fibonacci(n));
return 0;
}
```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首先初始化了一个2x2的基础矩阵,然后通过不断平方并根据n的二进制位进行调整,利用矩阵乘法逐步计算出第n项。最后返回的结果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对998244353取模后的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