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0cm,宽y=10cm,高z=15cm的长方体。初始条件:温度T0=300K,激光从(0,0,0)点开始照射,沿x轴具有v=0.13m/s的速度。岩石下表面和侧面设置为热绝缘边界,上表面为激光照射面,激光热流密度作为上表面的边界条件,利用matlab根据有限差分法计算岩石在被激光照射3s后岩石上表面沿着x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
时间: 2023-06-20 21:06:30 浏览: 246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需要先将长方体划分为网格,并根据物理模型建立方程组,再通过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具体的步骤如下:
1. 将长方体划分为网格。可以将x、y、z三个方向上分别划分为n1、n2、n3个网格,总共有n1*n2*n3个网格。每个网格的大小为dx、dy、dz。
2. 建立物理模型。根据传热学原理,可以建立热传导方程:
其中,T为温度,k为岩石的热导率,ρ为岩石的密度,c为岩石的比热容,t为时间。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取k=2.5 W/(m*K), ρ=2750 kg/m^3, c=900 J/(kg*K)。
3. 建立边界条件。上表面为激光照射面,激光热流密度为q=1000 W/m^2。下表面和侧面均为热绝缘边界,即热流为0。初始条件为T0=300K。
4. 将方程离散化。可以采用中心差分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化,得到每个网格的温度变化:
其中,Ti,j,k表示网格(i,j,k)的温度,Δt表示时间步长。
5. 按时间步进行迭代计算。从t=0开始,每个时间步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直到t=3s。
6. 计算应力场。根据热膨胀原理,可以计算出岩石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α,进而计算出岩石的应力场。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材料力学相关知识,这里不再赘述。
7. 绘制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完成后,可以将每个网格的温度和应力值绘制成图像,得到岩石上表面沿着x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
以上是大致的计算步骤,具体的实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使用MATLAB等数值计算软件进行实现。
相关问题
已知激光功率激光功率为P=600w,半径为w=1cm的基模高斯激光;已知岩石样品的密度为ρ=2g/cm3,比热容为C=0.75J/(g.K),热传导系数为K=4.4W/(m.K),假设岩石对光吸收率为η=0.6,岩石为长 x=10cm,宽y=10cm,高z=15cm的长方体。初始条件:温度T0=300K,激光从(0,0,0)点开始照射,沿x轴具有v=0.13m/s的速度照射3s后岩石的温度场
根据高斯光束的功率公式,可以得到激光在岩石表面上的功率密度为:
$P_0 = \frac{2P}{\pi w^2} = \frac{2\times 600}{\pi \times 0.01^2} = 3.82\times10^8 W/m^2$
考虑到岩石对光的吸收率为0.6,因此岩石表面每秒吸收的光能量为:
$Q_0 = \eta P_0 = 0.6 \times 3.82\times10^8 = 2.29\times10^8 J/m^2$
由于激光在岩石表面上移动,因此每个位置的光吸收率都不相同,需要根据位置计算光吸收率。
假设激光从(0,0,0)点开始照射,沿x轴具有v=0.13m/s的速度照射3s,那么在时间t内,激光照射的位置为:
$x = vt$
$y = 0$
$z = 0$
因此,岩石表面每个位置的光吸收率为:
$\eta(x) = \eta_0 e^{-\alpha x}$
其中,$\eta_0$为表面上的初始光吸收率,$\alpha$为岩石的吸收系数。根据题意,可以得到:
$\eta_0 = 0.6$
$\alpha = \frac{ln(1/\eta_0)}{d} = \frac{ln(1/0.6)}{15\times10^{-2}} = 1.16\times10^2 m^{-1}$
因此,岩石表面每个位置的光吸收率为:
$\eta(x) = 0.6 e^{-1.16\times10^2 x}$
根据吸收的光能量和岩石的热学参数,可以计算出岩石表面每个位置的温度升高量:
$\Delta T(x) = \frac{Q_0}{\rho C V} \eta(x) e^{-\frac{K t}{\rho C}}$
其中,V为每个位置的体积。代入题目中的数据,可以得到:
$\Delta T(x) = \frac{2.29\times10^8}{2\times10^3\times0.75\times10^3} \times 0.6 e^{-1.16\times10^2 x} e^{-\frac{4.4\times3}{2\times10^3\times0.75}} \approx 1.26\times10^{-2} e^{-1.16\times10^2 x} K$
因此,岩石表面每个位置的温度为:
$T(x) = T_0 + \Delta T(x) = 300 + 1.26\times10^{-2} e^{-1.16\times10^2 x} K$
将x从0到10cm的范围内均匀取100个点,计算每个位置的温度,即可得到岩石的温度场。
已知激光功率激光功率为P=600w,半径为w=1cm的基模高斯激光;已知岩石样品的密度为ρ=2g/cm3,比热容为C=0.75J/(g.K),热传导系数为K=4.4W/(m.K),假设岩石对光吸收率为η=0.6,岩石为长 x=10cm,宽y=10cm,高z=15cm的长方体。初始条件:温度T0=300K,岩石下表面和侧面设置为热绝缘边界,上表面为激光照射面,激光热流密度作为上表面的边界条件,利用matlab计算岩石在被激光照射3s后岩石上表面的温度场
这是一个热传导问题,可以使用热传导方程来求解:
ρC∂T/∂t = ∇·(k∇T) + Q
其中,ρ是密度,C是比热容,T是温度,t是时间,k是热传导系数,Q是热源项。由于岩石下表面和侧面设置为热绝缘边界,因此可以假设边界温度为常数,即:
T(x=0~10,y,z,t) = T(x,y=0~10,z,t) = T(x,y,z=0,t) = T0
上表面的边界条件为激光热流密度,根据高斯激光的功率密度公式:
P0 = 2P/(πw^2)
其中,P0是激光功率密度。可以计算出激光在岩石上的热流密度为:
q = ηP0 = η2P/(πw^2)
将其作为上表面的边界条件,即:
k(∂T/∂z)|z=15 = q
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化,可以得到如下的差分方程:
(T(i,j,k,t+Δt) - T(i,j,k,t))/(ρCΔt) = (k/Δx^2)(T(i+1,j,k,t) + T(i-1,j,k,t) - 2T(i,j,k,t)) + (k/Δy^2)(T(i,j+1,k,t) + T(i,j-1,k,t) - 2T(i,j,k,t)) + (k/Δz^2)(T(i,j,k+1,t) + T(i,j,k-1,t) - 2T(i,j,k,t)) + Q(i,j,k)
其中,Δx、Δy和Δz分别是网格的间距,Δt是时间步长,Q是热源项,即上表面的热流密度。可以采用显式差分法进行时间推进,即:
T(i,j,k,t+Δt) = T(i,j,k,t) + Δt(ρC/k)(T(i+1,j,k,t) + T(i-1,j,k,t) - 2T(i,j,k,t) + T(i,j+1,k,t) + T(i,j-1,k,t) - 2T(i,j,k,t) + T(i,j,k+1,t) + T(i,j,k-1,t) - 2T(i,j,k,t) + Q(i,j,k))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将其代入求解。以下是matlab程序:
```matlab
% 岩石参数
rho = 2; % 密度,单位g/cm3
C = 0.75; % 比热容,单位J/(g.K)
K = 4.4; % 热传导系数,单位W/(m.K)
eta = 0.6; % 光吸收率
x = 10; % 长,单位cm
y = 10; % 宽,单位cm
z = 15; % 高,单位cm
% 激光参数
P = 600; % 激光功率,单位W
w = 0.01; % 激光半径,单位m
P0 = 2*P/(pi*w^2); % 激光功率密度,单位W/m2
q = eta*P0; % 热流密度,单位W/m2
% 离散化参数
nx = 101; % x方向网格数
ny = 101; % y方向网格数
nz = 151; % z方向网格数
dx = x/(nx-1); % x方向网格间距,单位cm
dy = y/(ny-1); % y方向网格间距,单位cm
dz = z/(nz-1); % z方向网格间距,单位cm
dt = 0.1; % 时间步长,单位s
T0 = 300; % 初始温度,单位K
% 初始化温度场
T = ones(nx, ny, nz)*T0;
% 边界条件
T(:, :, 1) = T0; % 下表面
T(:, :, end) = T0; % 上表面
T(:, 1, :) = T0; % 左侧面
T(:, end, :) = T0; % 右侧面
T(1, :, :) = T0; % 前侧面
T(end, :, :) = T0; % 后侧面
% 时间推进
for t = 1:30
T(:, :, 2:end-1) = T(:, :, 2:end-1) + (dt/(rho*C))*(K/dx^2)*(T(3:end, :, 2:end-1) + T(1:end-2, :, 2:end-1) - 2*T(2:end-1, :, 2:end-1) ...
+ T(:, 3:end, 2:end-1) + T(:, 1:end-2, 2:end-1) - 2*T(:, 2:end-1, 2:end-1) ...
+ T(:, :, 3:end) + T(:, :, 1:end-2) - 2*T(:, :, 2:end-1) + q/(K*dz)); % 内部节点
T(:, :, end) = T(:, :, end) + (dt/(rho*C))*(K/dx^2)*(T(3:end, :, end) + T(1:end-2, :, end) - 2*T(2:end-1, :, end) ...
+ T(:, 3:end, end) + T(:, 1:end-2, end) - 2*T(:, 2:end-1, end) + q/(K*dz)); % 上表面节点
end
% 绘制温度场
[x, y, z] = meshgrid(1:nx, 1:ny, 1:nz);
figure;
slice(x, y, z, T, [nx/2], [ny/2], [1, nz]);
xlabel('x (cm)');
ylabel('y (cm)');
zlabel('z (cm)');
colorbar;
```
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
![温度场](https://img-blog.csdn.net/20180517144457762?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nVpbGRfbGl1/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q/7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