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释下列代码:public: virtual int coutDistance(int p1[], int p2[]) = 0;
时间: 2024-03-14 22:49:07 浏览: 68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虚函数coutDistance,该函数没有函数体,使用纯虚函数的方式声明。其中:
- public: 表示该函数是公有的,可以在类外被调用。
- virtual 关键字表示该函数是虚函数。
- int 表示该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为整型。
- coutDistance 是函数的名称。
- (int p1[], int p2[]) 是函数的参数列表,其中p1和p2都是int类型的数组。
- = 0; 表示这是一个纯虚函数,没有具体的实现。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该类成为抽象类,强制要求任何继承该类的子类必须实现这个函数的具体实现。
综上所述,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接口函数,其具体实现需要由继承该类的子类来完成。该函数计算p1和p2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但具体实现方式由子类决定,因为不同的子类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相关问题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练习,大家思考一下,会输出什么呢?#include <iostream> using std::cout; using std::endl; class A{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int val=1){ cout << "A->" << val << endl; } virtual void test(){ func(); } private: long _a; }; class B :public A{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int val = 10){ cout << "B->" << val << endl; } private: long _b; }; int main() { B b; A* p1 = (A*)&b; B* p2 = &b; p1->func(); p2->func(); return 0; } 为什么输出B->1,B->10
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B->1" 和 "B->10"。
在这段代码中,存在一个虚函数 func(),它在类 A 和类 B 中被重写。类 A 中的 func() 函数有一个默认参数值为 1,而类 B 中的 func() 函数有一个默认参数值为 10。
在主函数中,先创建了一个对象 b,然后分别用指向 A 类型的指针 p1 和指向 B 类型的指针 p2 分别指向对象 b。
当调用 p1->func() 时,由于 p1 的类型是 A*,因此会调用类 A 中的虚函数 func()。由于虚函数的动态绑定特性,实际上会调用类 B 中的 func()。但是,由于虚函数不参与默认参数的动态绑定,所以调用时使用了类 A 中默认参数值 1,输出结果为 "B->1"。
当调用 p2->func() 时,由于 p2 的类型是 B*,因此直接调用类 B 中的 func() 函数。此时使用的默认参数值是类 B 中定义的值 10,输出结果为 "B->10"。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class{ public: Bclass(int i, int j) { x = i; y = j; } virtual int fun() { return 0; } protected: int x, y; }; class Iclass :public Bclass{ public: Iclass(int i, int j, int k) :Bclass(i, j) { z = k; } int fun() { return (x + y + z) / 3; } private: int z; }; int main(){ Iclass obj(2, 4, 10); Bclass p1 = obj; cout << p1.fun() << endl; Bclass& p2 = obj; cout << p2.fun() << endl; cout << p2.Bclass::fun() << endl; Bclass* p3 = &obj; cout << p3->fun() << endl; return 0;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两个类Bclass和Iclass,并在main函数中创建了一个Iclass对象obj。代码中涉及到了类的继承、虚函数、对象切割等概念。
在Bclass中定义了一个构造函数和一个虚函数fun(),并声明了两个成员变量x和y。
在Iclass中,通过public继承Bclass,并在构造函数中调用Bclass的构造函数初始化基类成员,同时定义了一个新的成员变量z和一个重写的fun()函数。
在main函数中,首先创建了一个Iclass对象obj,并通过对象切割创建了一个Bclass对象p1。由于对象切割的特性,p1只能访问到Bclass中的成员变量和函数,而不能访问Iclass中新增的成员变量和重写的函数。因此,p1.fun()只能调用Bclass中的fun()函数,输出结果为0。
接着,通过对象引用的方式创建了一个Bclass对象p2,并调用其fun()函数。由于p2指向的是Iclass对象obj的基类部分,因此调用的是Iclass中重写的fun()函数,输出结果为5。
在调用基类中的fun()函数时,使用了作用域解析运算符::来指定调用的是基类Bclass中的fun()函数,输出结果为0。
最后,通过指针的方式创建了一个Bclass指针p3,并调用其fun()函数。由于p3指向的是Iclass对象obj的基类部分,因此调用的是Iclass中重写的fun()函数,输出结果为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