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函数C(s)/R(s)=3/(s(s^2+6s+5))的根轨迹增益为
时间: 2023-11-11 13:07:49 浏览: 124
根轨迹增益是指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记为K。对于传递函数C(s)/R(s)=3/(s(s^2+6s+5)),我们可以通过找出根轨迹的方程来计算增益K。
首先,我们需要求解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的根。特征方程为s^3 + 6s^2 + 5s = 0。将其因式分解得到(s+1)(s+5)(s)=0,解得s=-1,s=-5,s=0。
接下来,我们可以绘制根轨迹。根轨迹的绘制规则是:对于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将s替换为σ+jω,其中σ为实部,ω为虚部,然后计算特征方程的根。通过改变σ的值,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根。根轨迹增益K的值即为使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
由于传递函数的特征根有一个在原点,因此根轨迹的起点为原点。而传递函数中的零点仅有一个在原点,所以根轨迹的终点也是原点。
综上所述,对于传递函数C(s)/R(s)=3/(s(s^2+6s+5)),根轨迹增益K为0。
相关问题
负单位反馈系统的前馈函数定义为 G(s) = 10* (2s + 5) * (s^2 + 6s + 34) / ((s + 7) * (50s^4 + 644s^3 + 996s^2 - 739s - 3559)) 系统的输入为r (t) = u (t)。其中K=25。 您将需要提供一个Matlab代码来计算以下值,在命令行窗口输出值,并且显示在根轨迹图中。 (1)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σa (2)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ϴa (3)分离点 (4)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解释:渐近线是无穷远处极点或零点的线,由其与实数轴的交点和其与实数轴的夹角确定。分离点为两个极点间存在根轨迹会在一个点进行分离。
以下是计算步骤和Matlab代码:
步骤1:计算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num = 10 * [2, 5, 1, 34]; % 分子系数
den = conv([1, 7], [50, 644, 996, -739, -3559]); % 分母系数
G = tf(num, den); % 创建传递函数
```
步骤2:计算系统的根轨迹
```
rlocus(K * G); % 绘制根轨迹
```
步骤3:计算渐近线和分离点
```
[num, den] = tfdata(G);
p = roots(den);
z = roots(num);
n = length(p) - length(z);
sigma_a = real(sum(p) - sum(z)) / n; % 计算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theta_a = (2 * (0:n-1) + 1) * pi / (2 * n) - angle(den(end)); % 计算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sep_points = rlocus(K * G, 1i * linspace(-10, 10, 10000)); % 计算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sep_points = sep_points(imag(sep_points) ~= 0);
```
步骤4:在命令行窗口输出结果
```
disp(['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 num2str(sigma_a)]);
disp(['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 num2str(theta_a * 180 / pi), '°']);
disp(['分离点: ', num2str(sep_points)]);
```
步骤5:显示根轨迹图
```
title('Root Locus');
xlabel('Real Axis');
ylabel('Imaginary Axis');
grid on;
```
完整的Matlab代码如下:
```matlab
num = 10 * [2, 5, 1, 34]; % 分子系数
den = conv([1, 7], [50, 644, 996, -739, -3559]); % 分母系数
G = tf(num, den); % 创建传递函数
K = 25; % 比例增益
rlocus(K * G); % 绘制根轨迹
[num, den] = tfdata(G);
p = roots(den);
z = roots(num);
n = length(p) - length(z);
sigma_a = real(sum(p) - sum(z)) / n; % 计算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theta_a = (2 * (0:n-1) + 1) * pi / (2 * n) - angle(den(end)); % 计算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sep_points = rlocus(K * G, 1i * linspace(-10, 10, 10000)); % 计算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sep_points = sep_points(imag(sep_points) ~= 0);
disp(['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 num2str(sigma_a)]);
disp(['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 num2str(theta_a * 180 / pi), '°']);
disp(['分离点: ', num2str(sep_points)]);
title('Root Locus');
xlabel('Real Axis');
ylabel('Imaginary Axis');
grid on;
```
某系统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𝐺𝐺(𝑠𝑠) = K∗ s(𝑠𝑠+2)(𝑠𝑠+3) (1)试概略绘制系统根轨迹。 (2)求临界根轨迹增益及该增益对应的三个闭环极点。 (3)求出系统不稳定时根轨迹增益𝐾𝐾∗的取值范围。
(1) 根据根轨迹的定义,系统的根轨迹是由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随着 K 的变化而移动所形成的轨迹。首先,我们可以求出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s(𝑠+2)(𝑠+3)=0
得到极点为 s=0、s=-2 和 s=-3。
然后,根据根轨迹的规律,当 K 从 0 到正无穷大变化时,根轨迹从左半平面出发,向右下方移动,最终到达左半平面的无穷远点。同时,当 K=0 时,根轨迹位于极点 s=0、s=-2 和 s=-3 之间的实轴上,当 K→∞ 时,根轨迹趋近于垂直于实轴的直线。
综上所述,可以概略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如下图所示:
![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
(2) 当 K 为临界根轨迹增益时,根轨迹经过 s=-1 的点,此时系统的三个闭环极点都位于虚轴上。根据特征方程可以求得:
s^3 + 5s^2 + 6s + K = 0
当根轨迹经过 s=-1 时,有:
K = |-1(1+2)(1+3)| = 6
将 K=6 代入特征方程,解得三个闭环极点为:
s=-3.7321i、s=-1、s=-0.2679i
(3) 当系统不稳定时,特征方程的实部存在正数,即:
K<0 或 K>(2+3+1)×2=12
因此,系统不稳定时,根轨迹增益 K∗的取值范围为 K<0 或 K>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