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结构中,设顺序线性表的长度为32,采用顺序查找算法,若查找不成功,其平均查找长度是多少?
时间: 2024-04-02 17:31:38 浏览: 55
如果采用顺序查找算法,要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ASL = (1+2+3+...+n)/n
其中n为元素个数。如果查找不成功,则需要查找n+1次,即:
ASL = (1+2+3+...+n+n+1) / (n+1)
因为顺序表的长度为32,所以n=32-1=31,代入公式得:
ASL = (1+2+3+...+31+32) / 32
= (31*32/2 + 32) / 32
= 16.5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顺序查找算法查找不成功,其平均查找长度为16.5。
相关问题
数据结构-已知长度为n的线性表A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设计算法,删除线性表中所有值为x的数据元素
当你要从长度为 n 的顺序存储线性表 A 中删除所有值为 x 的数据元素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设计一个算法:
1. **遍历线性表**:创建两个指针,`i` 和 `j`,初始化为 0。`i` 用于记录当前有效位置(非 x 元素),而 `j` 则用于移动到下一个位置以便检查。
2. **查找并跳过 x 元素**:如果找到值为 x 的元素,就将 `i` 后移一位,继续检查下一个元素。直到遇到不是 x 的元素或者到达列表末尾。
3. **更新指针**:每次在 `j` 找到非 x 元素时,将该元素复制到 `i` 的位置,并将 `i` 和 `j` 都向后移动一位。
4. **处理尾部情况**:如果线性表的最后一个元素是 x,则需要单独处理,因为无法通过正常遍历来替换它。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将 `i` 移动到 `n - 1` 并结束循环。
5. **返回新长度**:当循环结束后,`i` 就指向了新的线性表结尾,此时表的实际长度就是 `i + 1`。
以下是伪代码表示:
```plaintext
function deleteXFromList(A, n, x):
i = 0
while i < n and A[i] == x:
i += 1
j = i
while j < n:
if A[j] != x:
A[i] = A[j]
i++
j++
return i
```
c++数据结构线性表的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
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都是线性表的查找算法,但它们的时间复杂度不同。
顺序查找,也称为线性查找,是从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个向后查找,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查找到线性表的末尾。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线性表的长度。
折半查找,也称为二分查找,要求线性表中的元素必须按照关键字有序排列。每次查找将线性表分成两部分,如果目标元素比中间元素的关键字小,则在左半部分继续查找,否则在右半部分继续查找,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查找到空表位置。时间复杂度为O(logn),其中n为线性表的长度。
因此,如果线性表的规模较小或者无序,可以选择顺序查找;如果线性表的规模较大且有序,可以选择折半查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