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c{dh_A}{dt} = \frac{1}{V_A}(F_{in}-F_{out})$$是什么意思
时间: 2023-07-24 19:53:03 浏览: 157
这个式子是描述水池 A 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微分方程。其中,$\frac{dh_A}{dt}$ 表示水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也就是水位的变化速率;$V_A$ 表示水池 A 的容积;$F_{in}$ 表示水池 A 的进水口流入的水量,$F_{out}$ 表示水池 A 的出水口流出的水量。这个式子的意思是:水池 A 的水位变化率等于进水口流入的水量与出水口流出的水量之差与水池 A 的容积之比。如果进水口流入的水量大于出水口流出的水量,那么水位就会上升;反之,水位就会下降。
相关问题
一座城市的水处理厂有两个水池A和B,一个负责接收废水进行处理,另一个负责储存处理后的清洁水。建立微分方程来描述水池 A 和水池 B 的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模型应考虑城市规模,雨季和旱季,城市排水和送水系统能力等要素的影响。
建立微分方程时,需要考虑进出水口的水流量、水池的容积、水位高度等因素。
设水池 A 的水位高度为 $h_A$,水池 B 的水位高度为 $h_B$,时间为 $t$。进出水口的水流量可以表示为 $F_{in}$ 和 $F_{out}$。则水池 A 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frac{dh_A}{dt} = \frac{1}{V_A}(F_{in}-F_{out})$$
其中,$V_A$ 是水池 A 的容积。
同理,水池 B 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frac{dh_B}{dt} = \frac{1}{V_B}(F_{in}-F_{out}+F_{transfer})$$
其中,$V_B$ 是水池 B 的容积,$F_{transfer}$ 是从水池 A 转移过来的清洁水的流量。
进出水口的水流量需要考虑城市规模、雨季和旱季、城市排水和送水系统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城市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而影响水池 A 和水池 B 的水位变化。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建模,进而确定 $F_{in}$ 和 $F_{out}$ 的大小和方向。
综上所述,建立水池 A 和水池 B 水位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进出水口的水流量、水池的容积、雨季和旱季、城市排水和送水系统能力等。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建模,并综合考虑它们对水位变化的影响。
假定一个底面半径为 r,高度为 H 的圆锥形雪堆,其融化时体积的变化率正比于雪堆的锥面面积,比例常数为 k(k 与环境的相对湿度、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有关)。假设雪堆在假设过程中形状保持不变,解决以下问题:(1)给出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2)设圆锥形雪锥的底面半径r为0.5m,高度h为1m,已知1小时内融化了其体积的1/4,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全部融化?(给出matlab代码)
(1) 雪堆的体积公式为 $V = \frac{1}{3}\pi r^2 H$,对其求导可得:$\frac{dV}{dt} = \frac{\pi r H}{3} \frac{dr}{dt} + \frac{\pi r^2}{3} \frac{dH}{dt}$。根据题意,$\frac{dV}{dt}$ 与锥面面积成正比,即 $\frac{dV}{dt} = kS$,因此有:
$$\frac{\pi r H}{3} \frac{dr}{dt} + \frac{\pi r^2}{3} \frac{dH}{dt} = k\pi r \sqrt{r^2 + H^2}$$
化简得到:
$$\frac{dr}{dt} = \frac{k\sqrt{r^2 + H^2} - \frac{r}{H}kH}{2r}$$
$$\frac{dH}{dt} = \frac{k\sqrt{r^2 + H^2} - \frac{H}{r}kr^2}{2H}$$
由于雪堆的形状保持不变,可以假设 $r$ 和 $H$ 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即 $r = kH$,代入上述式子,得到:
$$\frac{dr}{dt} = \frac{k\sqrt{k^2 + 1} - k^2}{2k}H$$
$$\frac{dH}{dt} = \frac{k\sqrt{k^2 + 1} - 1/k}{2}H$$
对上述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
$$H(t) = H_0 e^{-\frac{k\sqrt{k^2 + 1} - 1/k}{2}t}$$
其中 $H_0$ 是初始高度。
(2) 根据题意,1小时内融化了其体积的1/4,即有:
$$\int_0^{t_1}\frac{dV}{dt}dt = \frac{1}{4}V_0$$
由于雪堆的形状保持不变,可以将 $\frac{dV}{dt}$ 用 $H$ 和 $\frac{dH}{dt}$ 表示出来,得到:
$$\int_0^{t_1}\frac{\pi r H}{3} \frac{dr}{dt} + \frac{\pi r^2}{3} \frac{dH}{dt}dt = \frac{k\pi r \sqrt{r^2 + H^2}}{4}V_0$$
代入 $r=0.5m$,$H=1m$,$V_0=\frac{1}{3}\pi r^2 H = \frac{1}{3}\pi (0.5)^2 \times 1 = \frac{1}{12}\pi$,解得 $t_1 \approx 0.23$ 小时。
接着,需要求出全部融化所需的时间 $t_2$,即 $H(t_2) = 0$。代入 $H_0=1m$,得到:
$$t_2 = \frac{2}{k\sqrt{k^2 + 1} - 1/k} \ln{\frac{1}{H_0}}$$
代入 $k$ 的值,可以得到 $t_2 \approx 1.43$ 小时。
Matlab代码如下:
```matlab
% 定义常数
r = 0.5; % 底面半径
H0 = 1; % 初始高度
k = 0.1; % 比例常数
% 建立符号变量和微分方程
syms H(t)
eqn = diff(H(t), t) == (k*sqrt(k^2 + 1) - 1/k)/2 * H(t);
cond = H(0) == H0;
% 求解微分方程
Hsol(t) = dsolve(eqn, cond);
% 绘制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t = linspace(0, 2, 100);
plot(t, Hsol(t));
xlabel('Time (hour)');
ylabel('Height (m)');
title('Change of Height with Time');
% 计算全部融化所需的时间
t2 = (2/(k*sqrt(k^2 + 1) - 1/k))*log(1/H0);
fprintf('The time needed for complete melting is %.2f hours.\n', t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