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1;%周期 N1=1000; t=linspace(0,T1-T1/N1,N1)';生成方波
时间: 2023-08-03 22:08:29 浏览: 87
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生成一个周期为1,采样率为1000Hz的方波信号:
```
T1 = 1; % 周期
N1 = 1000; % 采样点数
t = linspace(0, T1-T1/N1, N1)'; % 生成时间序列
% 生成方波信号
f = square(2*pi*t);
```
其中,`square` 函数是 MATLAB 自带的用于生成方波信号的函数。生成的方波信号会存储在 `f` 变量中。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周期和采样点数。
相关问题
T1=1; %周期为1 N1=10000; %时域抽样点数 t1=linspace(0,T1-T1/N1,N1)'; %生成抽样时间点 f1=1-2t1; %生成抽样函数值 OMG=32pi; %频域范围 K1=100; %频域抽样点数 omg=linspace(-OMG/2,OMG/2-OMG/K1,K1)'; %生成抽样频率点 X1=T1/N1exp(-jkron(omg,t1.'))f1; %傅里叶正变换求解傅里叶系数 fs1=OMG/2/pi/K1exp(j*kron(t1,omg.'))*X1; %傅里叶逆变换还原时域函数,以上代码用什么方法求傅里叶正变换
这段代码使用了傅里叶正变换的数值求解方法。具体来说,它将时域函数进行抽样,并通过傅里叶正变换求解出了其对应的频域函数的离散系数,再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将其还原回时域函数的离散值。
在代码中,傅里叶正变换的求解方法是通过矩阵乘法实现的,具体来说是使用了矩阵乘法函数`kron()`和矩阵转置函数`.'`。其中,`kron(omg,t1.')`生成了一个大小为`K1×N1`的矩阵,每一行是频率域中的一个抽样点,每一列是时域中的一个抽样点。这个矩阵表示了所有频率点对于所有时域点的复指数函数值。接着,将该矩阵与时域函数抽样值矩阵`f1`相乘,得到大小为`K1×1`的频域系数矩阵`X1`,其中每一行是对应频率点的傅里叶系数。
具体来说,傅里叶正变换的代码是:
```
X1 = T1/N1 * exp(-j*kron(omg,t1.')) * f1;
```
其中,`exp(-j*kron(omg,t1.'))`是复指数函数矩阵,表示所有频率点对于所有时域点的复指数函数值,`T1/N1`是归一化系数,将傅里叶系数缩放到每个周期内,最后将其与时域函数抽样值矩阵相乘,得到频域系数矩阵`X1`。
傅里叶逆变换的代码是:
```
f1_recon = fs1.' * exp(j*kron(t1,omg.')) / (OMG/2/pi/K1);
```
其中,`fs1.'`是频域系数矩阵的转置,表示所有频率点的傅里叶系数,`exp(j*kron(t1,omg.'))`是复指数函数矩阵,表示所有时域点对于所有频率点的复指数函数值,`OMG/2/pi/K1`是归一化系数,将还原后的时域函数缩放到每个周期内。最后将其与复指数函数矩阵相乘,得到时域函数的离散值矩阵`f1_recon`。
%1.已知参数 clear; r0 =30; %基圆半径 rr=8; %滚子半径 phi_H=15; %滚子摆动最角 a=45; %OA 的长度 l=58; %AB 的长度 Delta1=180; %推程角度 Delta2=180; %回程角度 hd= pi/180;du=180/pi;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 phi0=acos((a*a+1*1-r0*r0)/(2*a*1));%初始化角度 %2.凸轮曲线设计 n=360; for n1=1:n %计算推杆运动规律 if n1<=Delta1 %推程阶段 q(nl)=phi_H*(1-cos(pi*nl/Deltal))/2;q=q(nl); dq(nl)=(phi_H*pi/(2*Deltal*hd))*sin(pi*n1/Deltal);dq=dq(nl); elseif n1>=Delta1&n1<n %回程阶段 q(n1)=phi_H*(1-(( n1- Delta1)/ Delta2)+ sin(2* pi*( n1- Delta1)/ Delta2)/(2*pi)); q=q(nl); dq( n1)= phi_H*(-1/(Delta2*hd)+( cos(2*pi*( n1- Delta1)/Delta2))/(Delta2*hd)); dq=dq(n1); end %计算凸轮轨迹曲线 xx(nl)=a*sin(n1*hd)-1*sin(n1*hd+phi0+q*hd); x=xx(n1);%理论轮廓曲线 yy(n1)=a*cos(n1*hd)-1*cos(n1*hd+phi0+q*hd); y=yy(n1); dx(n1) =a * cos( n1* hd) - 1 *( 1 + dq * hd ) * cos( n1* hd+q*hd+phi0) ;dx =dx( n1) ; dy(n1)=-a*rr*dy/sqrt(dx^2+dy^2);xxp=xp(n1); xp(n1)=x-rr*dy/sqrt(dx^2+dy^2);xxp=xp(n1); %实际轮廓曲线 yp(n1)=y+rr*dx/sqrt(dx^2+dy^2);yyp=yp(n1); end %3.输出凸轮轮廓曲线 figure(3); hold on;grid on;axis equal; axis( [-60 80 -60 80]); text( r0 + 27 + 3,4,'X ') ; text( 3,r0+35+3,'Y'); text ( -6,-4,'O') ; title('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设计'); plot ( [ - ( r0+25) ( r0+30)] ,[0 0] ,'k') ; plot ( [0 0] ,[ - ( r0+60) ( r0+50)] ,'k') ; plot( [0 -1*sin( phi0)] ,[a a-1*cos( phi0)],'k') ; plot(0,a,'o'); plot(-1*sin(phi0),a-1*cos(phi0),'o'); plot( xx, yy,'m- '); %理论轮廓曲线 ct=linspace(0,2*pi); plot(r0*cos(ct),r0*sin(ct),'g');%基圆 plot(-1*sin(phi0)+rr*cos(ct),a-1*cos(phi0)+rr*sin(ct),'k');%滚子圆 plot( xp, yp,'b- '); %实际轮廓曲线 xlabel('xmm') ylabel('ymm')的问题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进行凸轮曲线设计,并输出凸轮轮廓曲线。其中,第一部分是定义了一些参数,如基圆半径、滚子半径、推程角度等。第二部分是进行凸轮轨迹曲线计算,根据推程阶段和回程阶段的不同,计算推杆运动规律和凸轮轨迹曲线。第三部分是输出凸轮轮廓曲线,包括基圆、滚子圆、理论轮廓曲线和实际轮廓曲线等。
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告诉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