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面试攻略】:核心问题与答案解析(面试准备必读)
发布时间: 2024-09-24 22:31:49 阅读量: 92 订阅数: 28
Java并发编程面试专题.pdf
![java.util.concurrent库入门介绍与使用](https://img-blog.csdnimg.cn/4edb73017ce24e9e88f4682a83120346.png)
# 1. Java并发编程基础概念
Java并发编程是构建高效多线程应用程序的基础。理解并发编程的基础概念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如何编写能够正确执行的代码,还涉及如何使这些代码在多核处理器上高效运行。
## 1.1 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在深入学习并发编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并发(Concurrency)和并行(Parallelism)之间的区别。并发是指在某一时刻,只有一部分任务被实际执行,但是看起来好像所有的任务都在同时执行。这通常是通过任务切换(多任务操作系统中的时间分片)来实现的。并行则是指在同一时刻有多个任务真正同时执行,这通常需要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心。
## 1.2 多线程程序的优势
多线程程序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它允许程序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多线程还可以提高程序的响应性,因为一个线程可以挂起而其他线程继续工作。此外,它还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特别是在多核处理器上。
## 1.3 线程的生命周期
Java中线程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五个状态:新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死亡(Terminated)。线程从创建到结束,会经历这些状态的转换。了解线程状态的转换对于管理线程和设计程序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学习Java并发编程的第一步,它为我们后续章节深入探讨并发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 Java并发编程核心技术
## 2.1 线程的创建和管理
### 2.1.1 创建线程的几种方式
在Java中,线程的创建和管理是并发编程的基础。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以创建线程:
- 继承Thread类:定义一个Thread的子类,在子类中重写run方法,然后创建子类实例并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java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代码逻辑
}
}
// 使用方式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myThread.start();
```
- 实现Runnable接口:定义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在该类的run方法中编写业务逻辑代码。然后创建该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参数创建Thread类对象,再调用start()方法。
```java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代码逻辑
}
}
// 使用方式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thread.start();
```
- 使用Callable和FutureTask:Callable接口与Runnable类似,但它允许有返回值。FutureTask可以用来包装Callable对象,且可以在之后通过get方法获取返回值。
```java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String> {
public String call() {
return "返回值";
}
}
// 使用方式
FutureTask<String>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new MyCall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utureTask);
thread.start();
String result = futureTask.get(); // 获取返回值
```
### 2.1.2 线程状态及生命周期
Java线程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以下几种状态:
- 新建(NEW):线程刚被创建时的状态。
- 可运行(RUNNABLE):线程在Java虚拟机中执行,可能是运行或等待CPU分配时间片。
- 阻塞(BLOCKED):线程等待监视器锁的状态。
- 等待(WAITING):线程在等待某个条件的发生。
- 超时等待(TIMED_WAITING):线程在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一个(可中断的)特定操作。
- 终止(TERMINATED):线程执行完毕或者出现异常终止。
### 2.1.3 线程优先级与调度
Java线程的调度是通过线程优先级来实现的。每个线程都有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线程获得更多的执行机会。线程优先级的范围是1到10,Thread类的常量MIN_PRIORITY表示1,MAX_PRIORITY表示10,NORM_PRIORITY表示5。
```java
Thread t = new Thread(...);
t.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 // 设置优先级为最高
```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可以通过设置优先级来影响线程调度,但并不能保证高优先级的线程一定会先执行。在某些Java虚拟机的实现中,优先级可能被忽略。
## 2.2 同步机制详解
### 2.2.1 synchronized关键字的使用与原理
`synchronized`关键字是Java中最基本的同步机制。它可以用来修饰方法,也可以用来修饰代码块。
- 当`synchronized`修饰方法时,整个方法的执行会被锁定,只有当前一个线程执行完该方法后,其他线程才能进入该方法。
- 当`synchronized`修饰代码块时,它锁定的是代码块中共享资源的对象实例或类对象(如果是静态方法或块)。
```java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hronizedMethod() {
// 代码逻辑
}
public void method() {
synchronized (this) {
// 代码逻辑
}
}
```
`synchronized`的原理是依赖于Java中的对象监视器Monitor。每个对象都有一个monitor与之关联。当线程进入`synchronized`代码块时,它会先获取monitor的锁,然后才能执行代码块。执行完毕后,会释放锁。
### 2.2.2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与原理
`volatile`关键字是Java提供的一种轻量级的同步机制。它可以用来修饰变量,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和有序性,但不保证原子性。
```java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
```
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时,它会告诉编译器和虚拟机该变量是共享变量,在读写操作时不会被优化(如重排序)或者缓存,而是直接操作内存。
### 2.2.3 Lock接口与ReentrantLock的使用
`Lock`接口是Java5引入的一个新的并发锁机制,它提供了更多的同步功能。`ReentrantLock`是`Lock`接口的一个实现,它提供了可重入的互斥锁特性。
```java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lock.lock();
try {
// 临界区代码
} finally {
lock.unlock(); // 确保资源得到释放
}
```
与`synchronized`相比,`ReentrantLock`提供了更灵活的锁机制。例如,`tryLock()`方法可以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返回,而不是一直阻塞。还可以响应中断。
## 2.3 并发工具类的应用
### 2.3.1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的使用场景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是两种并发辅助类,它们都有控制线程等待直到达到一定数量后才执行的功能,但使用场景略有不同:
- `CountDownLatch`: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其计数器是非循环的,一旦计数器的值被减为零,就不能再重置了。
```java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3); // 初始化计数器值为3
// 启动子线程执行任务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1完成");
latch.countDown();
}).start();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2完成");
latch.countDown();
}).start();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3完成");
latch.countDown();
}).start();
// 等待所有子线程执行完毕
latch.await(); // 主线程在此处等待
System.out.println("所有子线程执行完毕,主线程继续执行");
```
- `CyclicBarrier`:用于等待一组线程到达某个共同的屏障点。与`CountDownLatch`不同的是,`CyclicBarrier`是可循环使用的。当所有线程到达屏障点后,会释放它们,并可重置重用。
```java
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3);
// 启动子线程执行任务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1到达屏障点");
try {
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1通过屏障");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2到达屏障点");
try {
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2通过屏障");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3到达屏障点");
try {
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3通过屏障");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 2.3.2 Semaphore信号量的原理与应用
`Semaphore`(信号量)是用来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可以用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
```java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2); // 初始化信号量为2
new Thread(() -> {
try {
semaphore.acquire(); // 获取信号量
System.out.println("线程1获取信号量,正在访问资源");
// 模拟耗时操作
Thread.sleep(3000);
System.out.println("线程1释放信号量");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emaphore.release(); // 释放信号量
}
}).start();
new Thread(() -> {
try {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线程2获取信号量,正在访问资源");
// 模拟耗时操作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线程2释放信号量");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emaphore.release();
}
}).start();
```
### 2.3.3 ConcurrentHashMap的线程安全机制
`ConcurrentHashMap`是Java并发包中的线程安全的哈希表。它在JDK1.5中被引入,用来替代`Hashtable`和同步的`HashMap`。它通过分段锁(Segmentation)来提供更高的并发度。
```java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map.put("key1", "value1");
map.get("key1");
```
`ConcurrentHashMap`的原理是在内部维护了若干个Segment,每个Segment类似于一个单独的HashMap。通过散列的方法将数据分散存储到不同的Segment中,这样在对不同的Segment进行操作时不会相互影响,提高了并发度。
# 3. Java并发编程中的高级主题
## 3.1 线程池的原理和使用
线程池是Java并发编程中用于管理线程执行任务的一种机制,它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上下文切换和资源消耗。线程池适用于大量重复执行任务的场景,能够有效控制并发数,避免系统资源耗尽。
### 3.1.1 线程池的核心参数与配置
一个典型的线程池由以下几个核心参数组成:
-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线程池中始终保持的最小线程数。
-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线程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
- **keepA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