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RLE压缩解压算法实现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112KB DOCX 举报
"C语言课程设计,RLE压缩解压算法,文件操作,位操作,内存管理,结构体定义,命令行参数" 这篇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使用C语言实现RLE(Run-Length Encoding)压缩解压算法的过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报告中的两位作者张帅豪和赵宇轩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各占50%的工作量。RLE是一种简单的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常用于处理具有重复连续字符的数据。 在项目中,学生们需要编写一个程序,该程序能够接收命令行参数,对指定文件进行压缩或解压缩。命令行参数格式为:`rlefile1 -c(-d) file2`,其中`rlefile1`是程序名,`file2`是原始文件名,`-c`代表压缩,`-d`代表解压缩,而新文件名则由系统自动生成或由用户指定。 实现RLE算法的关键技术点包括: 1. **文件操作**:使用`fopen()`函数打开文件,并使用`fgetc()`读取文件内容,同时使用`fclose()`关闭文件。在解压和压缩过程中,需要读取原始文件并写入新文件。 2. **位操作**:虽然具体实现未详细说明,但位操作可能在RLE算法中用于高效地处理数据,例如查找连续字符的长度或者存储压缩后的数据。 3. **内存管理**: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来处理读取的文件内容,例如使用`malloc()`和`free()`来管理`file_src`和`file_dst`缓冲区。 4. **结构体定义**:虽然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没有具体使用,但在更复杂的项目中,可能会定义结构体来存储压缩或解压缩的数据块。 5. **RLE算法**:RLE的基本思想是,对于连续出现的相同字符,只存储一个字符和它的重复次数。在编码时,如果遇到连续的重复字符,将它们替换为一对表示字符和重复次数的组合;在解码时,按照这个规则恢复原始数据。 在报告中,程序首先读取原始文件,并将内容存储到`file_src`数组中。然后根据命令行参数决定执行编码或解码操作。`RLEdecode`函数实现了解码过程,而`RLEencode`函数则负责编码。这两个函数的内部逻辑会遍历输入数据,处理连续重复的字符。 最后,程序会打印出输入和输出的字符数量,以便于检查算法的正确性和压缩效果。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还能深入理解文件操作、位运算以及简单的数据压缩算法。
2022-11-0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