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面试深度解析:Activity生命周期与状态管理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1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收藏 1.08MB PDF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聚焦于Android面试中的一些高级知识点,特别强调了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这是Android开发中非常核心的概念。" 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Activity是用户界面的主要组件,它代表了用户可以看到和交互的单一屏幕。Activity的生命周期是开发者必须深刻理解的关键点,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以下是Activity生命周期的详细解释: 1.1 Activity的生命周期: - `onCreate()`: 当Activity首次创建时调用,这是Activity生命周期的第一个方法,通常在这里设置布局并初始化UI元素。 - `onStart()`: 随后调用,此时Activity变得对用户可见,但用户还不能与其交互。 - `onResume()`: Activity完全可见并可与用户交互,应用程序执行的主要部分在此阶段。 - `onPause()`: 当Activity被遮挡或用户离开(例如,启动了新的Activity)时调用,适合做轻量级的保存数据操作,因为此过程是快速的。 - `onStop()`: 当Activity完全不可见时调用,例如,新Activity启动并覆盖了当前Activity。在这个阶段,应该保存更大量的数据,因为Activity可能不会再次回到前台。 - `onDestroy()`: Activity被系统销毁时调用,这可能是由于内存压力或其他系统原因。一旦调用,通常意味着Activity不会再恢复。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每个Activity都必须声明。Android系统通过一个Activity栈来管理这些Activity。每当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它会被添加到栈顶,成为当前运行的Activity。前一个Activity则保留在栈中,等待用户返回。 Activity的状态分为四种: 1. 活动状态(Running):位于栈顶,完全可见且可交互。 2. 暂停状态(Paused):失去焦点但仍部分可见,如被通知栏、对话框覆盖。在这种状态下,Activity依然保持活力,但可能会被系统杀死以释放内存。 3. 停止状态(Stopped):完全不可见,例如被新的Activity覆盖。Activity保留其状态,但在内存紧张时可能会被系统销毁。 4. 非活动状态(Inactive):包括暂停和停止状态,系统可能会要求Activity结束或直接杀掉进程。 在实际场景中,比如用户从AActivity启动BActivity,AActivity会经历`onPause()`和`onStop()`,而BActivity则经历`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当用户返回AActivity,如果AActivity之前未被销毁,那么会调用`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而不是重新创建`onCreate()`。 理解并掌握Activity的生命周期对于优化应用性能,处理内存管理,以及确保用户数据持久化至关重要。在面试中,候选人需要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概念,并展示如何在实际开发中应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