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atplotlib动态展示梯度下降求解过程
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96KB PDF 举报
在机器学习中,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方法,用于寻找函数的最小值,尤其是在线性回归等模型中更新模型参数。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将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来动态可视化梯度下降的过程,帮助理解学习率如何影响模型收敛速度。
首先,我们导入必要的库,如numpy(数值计算)和matplotlib.pyplot,以及IPython的display模块,后者用于在Jupyter Notebook中实现动态更新显示。我们创建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型数据集,其中X是一个随机的一维数组,y则是根据线性关系和随机噪声生成的。X_b是通过在X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常数列(偏置项)来准备输入矩阵,这对于线性回归至关重要。
然后,我们定义了学习率η(决定每次参数更新的步长)、迭代次数n_iter以及假设的初始参数θ。在matplotlib环境中,我们设置了图形的大小和窗口位置,并开启交互模式以支持动态绘图。接下来,使用for循环进行迭代:
1.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计算梯度(即代价函数关于θ的导数),这是通过X_b和y的矩阵乘法得到的。
2. 更新θ值,按照学习率η乘以梯度方向并减去当前梯度。
3. 创建一个新的测试点X_new,预测其对应的y值(y_pred)。
4. 清除当前图像,以便在每次迭代后绘制新的数据点和预测线。
5. 设置绘图范围,绘制原始数据点(蓝色)和预测线(红色),并在图上显示当前的学习率。
6. 使用plt.pause暂停一段时间,让新图显示出来,然后使用display.clear_output确保图像刷新。
7. 最后,关闭交互模式并显示整个图像。
这个示例中展示了三个不同学习率的效果:0.1(较快收敛,适合许多情况)、0.02(收敛速度较慢但更稳定)、以及一个未给出的具体值。通过对比不同学习率下的梯度下降动画,可以直观地看到学习率如何影响模型在优化过程中的性能。较大的学习率可能导致震荡,而较小的学习率则可能需要更多迭代才能达到最小值。理解这一点对于选择合适的超参数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matplotlib的可视化工具,我们可以有效地辅助模型理解和调试。
3607 浏览量
216 浏览量
718 浏览量
2020-09-17 上传
300 浏览量
179 浏览量
1151 浏览量
105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596413
- 粉丝: 6
最新资源
- Unicode编码详解与应用
- Rational ClearQuest 使用手册:缺陷追踪与管理指南
- IPTV关键技术与标准探索:编码、DRM、CDN与更多
- Jboss EJB3.0 实战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 Windows API实现USB设备插拔检测
- Windows API 完整指南:函数详解与应用
- Spring开发指南(0.8版):开源文档详解与实战教程
- VisualC++入门教程:基于实例的学习
- 使用Struts2+Hibernate3+Spring2开发J2EE实战教程
-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详解:更新与部署指南
- 提升英文网站流量的20种策略
- Oracle9i数据库管理基础入门
- 解决AJAX中文乱码问题
- ERP项目实施规划:目标、进度、资源配置的系统安排
- VC++串口通信实现与Windows API应用
- Head First EJB:轻松学习企业Java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