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基础锚杆与砂浆界面粘结滑移试验研究

0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563KB PDF 举报
"锚杆-砂浆界面粘结滑移关系的试验研究与破坏过程解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岩石基础锚杆与砂浆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关系,通过进行室内短锚中心拉拔试验和现场长锚抗拔试验,深入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在室内试验中,研究人员配置了六种不同水泥砂浆,目的是分析砂浆的强度和含砂率如何改变粘结滑移性能。他们发现最优的砂浆配合比对改善界面粘结至关重要。 作者依据局部变形理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长锚杆在承受上拔荷载时,经历弹性、塑性软化和开裂滑移三个阶段的过程。利用这个模型对现场长锚杆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当上拔荷载未超过弹性极限时,有效锚固长度保持恒定;一旦超过这个临界值,有效锚固深度会随荷载增加而增加。 2) 当荷载超过弹性极限后,由于界面的软化和开裂,轴力随深度的衰减速度减缓。 关键词涵盖了锚杆、水泥砂浆、粘结滑移、锚固深度和剪切刚度等领域。文章指出,在岩石基础锚固设计中,不仅需考虑界面粘结强度,还要关注变形特性,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锚杆长度的估算和设计的合理性。此外,文中提及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对界面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显著影响。 实际工程中,通常使用长锚杆,但现有规范假设界面剪应力均匀分布可能不准确,现场试验显示剪应力沿深度呈衰减分布。因此,确定锚杆-砂浆界面的最大剪应力位置以及有效锚固深度成为关键问题。文章引用了其他研究者的相关工作,如张季如和唐保付的双曲函数模型,以及杨庆和朱训国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试图更精确地描述锚固作用和荷载传递。 这篇论文提供了深入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优化岩石基础锚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工程实践中的锚固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