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算法:无向图最小支撑树编程与实例解析

需积分: 9 9 下载量 15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1 收藏 71KB DOCX 举报
最小支撑树编程,也被称为最小生成树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在带权无向图中寻找一棵连接所有顶点的树,使得树的所有边的权值之和最小。Prim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经典方法之一,它的目的是找到一个图的最小支撑树。 Pri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初始顶点出发,逐步添加与未加入树的顶点相连且权值最小的边,直至覆盖所有顶点。算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设一个集合S包含一个初始顶点,其余顶点不属于S,记为V-S。 2. 选择策略:在S的补集V-S中,选择与S中任意一个顶点连接且权重最小的边(u, v),将v添加到S中。 3. 更新:更新S,即更新S中所有与新加入顶点v相连的边,记录下这些边。 4. 重复:如果V-S不为空,则返回步骤2;否则,说明已经找到了最小支撑树,输出并结束。 在给定的云南大学数学系《运筹学通论实验》中,实验者被要求使用Prim算法的反圈法实现最小支撑树的求解。给出的邻接矩阵代表了图G的权重关系,其元素M[i][j]表示顶点i和顶点j之间的边的权重。实验的目的包括理解Prim算法的工作原理,掌握算法步骤,并通过编程实践来解决问题。 实验的编程部分展示了如何利用C++语言实现Prim算法。首先,定义了邻接矩阵M、边是否已加入集合E以及树边T的数组。通过inputM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邻接矩阵。然后,在caculate函数中,通过嵌套循环遍历所有可能的边,找到当前未加入树的顶点中与S相连的最小权重边,将这个顶点加入S,更新边集合E和树边T。最后,当所有顶点都加入树后,算法结束,输出最小支撑树。 调试过程中,程序员需要确保代码正确处理输入数据,避免出现死循环或找不到最小权重边的情况,并检查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实践这个算法,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Prim算法的理解,还能提高编程和调试能力,尤其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优化性能和效率。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编程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Prim算法,熟练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升他们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图论领域的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