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温度模型分析-第1部分:温度建模

0 下载量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04KB PDF 举报
"An mixed analytical-numerical modeling for plate under hot rolling---Part Ⅰ: Temperature model" 是一篇关于热轧钢板温度模型的学术论文,由崔振山、张金玲和刘娟共同撰写,发表于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技术系。 在热轧过程中,对钢板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变形行为和微观结构演化。该论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解析与数值方法的混合建模技术,专门用于预测热轧板的变形变量和微观结构演变。这个温度模型考虑了由变形产生的热量以及来自液压除鳞喷雾、工作辊冷却、立辊间辐射热流以及在线水冷操作的冷却效应。 为了在整个热轧过程中实现温度的连续计算,作者成功地建立了不同轧制道次和操作之间解决方案中常数的兼容关系。这种关系确保了模型在不同阶段的连续性和准确性。通过将模型应用于实验性的3道次304不锈钢板热轧和工业化的12道次Q235A钢热轧模拟,论文对比了计算得到的温度与实际测量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论文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混合分析-数值建模:这种建模技术结合了解析解的精确性和数值解的灵活性,以更准确地描述热轧过程中复杂的温度变化。 2. 温度模型:模型采用级数函数解,考虑了变形产热及各种冷却机制,如液压除鳞喷雾、工作辊冷却等,全面反映了热轧过程中的热平衡。 3. 常数兼容关系:为实现不同道次间温度的连续计算,建立了常数间的兼容关系,这是模型能够适应不同工艺条件的关键。 4. 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证明了模型对于预测热轧板温度的可靠性,这表明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热轧生产中。 5. 材料应用:论文中涉及的304不锈钢和Q235A钢是两种常见的工业材料,分别代表了高合金和低合金钢,显示了模型的普适性。 6. 微观结构演化:虽然本文主要关注温度模型,但提到的模型也旨在预测微观结构演化,这对于理解材料性能和优化生产工艺至关重要。 这篇论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用于理解和优化热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于提高热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