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压地形隧道开挖顺序与支护结构优化分析
需积分: 9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60KB PDF 举报
"偏压地形隧道开挖顺序及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2009年)"
在隧道工程中,特别是在“鸡爪”形偏压地形下,施工顺序和支护结构的选择对于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从外到内的顺序,且内外洞的支护参数相同。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山体滑坡、隧道开裂以及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宋振华在其2009年的论文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首先指出,隧道所在位置的潜在滑坡体对开挖顺序和支护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作者模拟了四种不同工况:左右洞均在滑坡体内、外洞在滑坡体内、内洞在滑坡体外以及左右洞均在滑坡体外。通过对这些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和塑性区分布的比较,研究者得出了优化的开挖顺序和支护结构策略。
安全系数是评价隧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隧道在承受荷载时的抗破坏能力。塑性区分布则反映了隧道周围岩体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程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宋振华发现,合理的开挖顺序可以有效减小塑性区的范围,提高安全系数,从而降低事故风险。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支护结构的优化。支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如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如混凝土衬砌),其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隧道尺寸等因素综合考虑。宋振华的研究表明,内外洞的支护参数应根据各自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论文提出的先行洞的优先原则是指在偏压地形中,应优先开挖对稳定性影响较小的一侧,以此来改善滑坡体的应力状态,减少对后续开挖的不利影响。同时,支护结构的优化应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例如调整喷锚和混凝土衬砌的厚度、类型和布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支护效果。
总结来说,宋振华的这项研究为偏压地形下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科学的开挖顺序和支护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更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因地质因素导致的隧道事故。对于未来的隧道工程,这样的研究结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5-10 上传
2021-05-29 上传
2021-05-26 上传
2021-05-16 上传
2021-05-27 上传
2021-06-15 上传
weixin_38704870
- 粉丝: 6
- 资源: 1000
最新资源
- 深入浅出:自定义 Grunt 任务的实践指南
- 网络物理突变工具的多点路径规划实现与分析
- multifeed: 实现多作者间的超核心共享与同步技术
- C++商品交易系统实习项目详细要求
- macOS系统Python模块whl包安装教程
- 掌握fullstackJS:构建React框架与快速开发应用
- React-Purify: 实现React组件纯净方法的工具介绍
- deck.js:构建现代HTML演示的JavaScript库
- nunn:现代C++17实现的机器学习库开源项目
- Python安装包 Acquisition-4.12-cp35-cp35m-win_amd64.whl.zip 使用说明
- Amaranthus-tuberculatus基因组分析脚本集
- Ubuntu 12.04下Realtek RTL8821AE驱动的向后移植指南
- 掌握Jest环境下的最新jsdom功能
- CAGI Toolkit:开源Asterisk PBX的AGI应用开发
- MyDropDemo: 体验QGraphicsView的拖放功能
- 远程FPGA平台上的Quartus II17.1 LCD色块闪烁现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