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的统计特性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50KB PDF 举报
"上证综指的概率密度分布和自相关特性的分析 (2008年)" 这篇文章是2008年发表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的一篇自然科学论文,作者为吴斌哲和马红菊,研究的是2000年至2006年间上证综指(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的统计特性。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概率密度分布和自相关特性。 首先,概率密度分布方面,研究人员发现上证指数的对数增量并不遵循传统的高斯分布(也称为正态分布),而是符合列维非高斯分布。列维分布是一种更广泛的分布类型,常用于描述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它能更好地捕捉到市场中的极端事件。这种非高斯特性表明上证指数的波动性可能更大,且不完全符合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期望。 其次,关于自相关特性,研究指出高频交易数据的对数增量具有约20分钟的时间相关性。这意味着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股票价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特别地,在5至15分钟的时间区间内,这种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即短期内的价格变动呈现出反向关系。这可能反映出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投资者可能会根据短期价格波动进行频繁交易,从而导致这种短暂的负相关现象。此外,对数增量绝对值的自相关函数按照幂率分布缓慢衰减,揭示了价格变动的长期记忆性,即过去的价格变化对未来的波动仍有一定影响。 通过对比国际成熟股市,研究者认为上证指数的总体统计行为大体相似,但高频指数的负相关效应和一些定量上的差异表明中国的股市相对更加投机性。这可能意味着上海股市的投资者行为更加活跃,对短期市场动态反应更加敏感,也可能反映出市场效率的不完善。 这篇论文提供了对中国股市独特性质的深入洞察,尤其是在统计特征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金融市场动态以及制定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这样的分析,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行为,识别潜在风险,并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