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操作:初始化、尾部添加与插入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5KB MD 举报
"线性表——数据机构.md" 线性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由n(n>=0)个相同类型元素构成的有限序列。在计算机科学中,线性表可以分为两种实现方式:顺序表和链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顺序表。 顺序表是线性表的一种静态存储结构,其中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这种结构使得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下标访问任意位置的元素,但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涉及大量元素的移动。 1. **顺序表的结构定义** 顺序表通常用数组来实现。在C++中,可以定义一个结构体`sqlist`来表示顺序表,包含三个成员: - `int* head`:指向数组的首地址。 - `unsigned int rongliang`:线性表的容量,即数组能容纳的最大元素数量。 - `unsigned int shuliang`:已经储存的元素数量。 2. **初始化顺序表** 初始化一个顺序表需要设置其容量和存储空间。在示例代码中,`chushihua`函数用于初始化结构体,设定初始容量为5,并分配相应大小的内存。同时,设置存储数量为0,表示目前表中没有元素。 3. **在顺序表尾部添加元素** 添加元素到顺序表尾部是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在`add_end`函数中,首先检查当前表是否已满(即存储数量等于容量)。如果满了,需要进行扩容,通常是将容量增加10,然后重新分配内存,将旧数组中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释放旧空间,最后将新数组的地址赋给`head`。如果还有剩余空间,可以直接在数组末尾添加元素并更新存储数量。 4. **在顺序表中插入元素** 插入操作可能会涉及到元素的移动。在`charu`函数中,首先检查传入的参数是否合法,然后判断插入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插入位置大于当前存储数量,说明插入位置超出范围,应给出错误提示。如果位置正确,需要从插入点开始,将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然后在插入点放入新元素。这会导致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较高,为O(n),因为可能需要移动n个元素。 顺序表的优点在于访问速度快,可以通过下标直接访问元素,但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低,特别是当需要在表中间插入或删除元素时。因此,在设计数据结构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