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设计与安全问题研究

需积分: 25 15 下载量 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4.29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篇关于超高频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设计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为孙甲,导师为刘开华,完成于2009年6月,天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对ISO18000-6C协议的理解,读写器射频收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以及电路的仿真、实际设计、调试和实验验证。 在RFID技术中,防碰撞技术是一项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多个电子标签共存的环境中。文中提到,对于高频频段,通常使用经典的ALOHA协议,标签通过随机时间选择来发送信息以避免冲突。而在超高频(UHF)频段,更常采用树分叉算法,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泄露更多信息,安全性能相对较弱。 读写距离是影响RFID系统实用性和成本的重要因素。论文指出,读写距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频率、RF输出功率、接收灵敏度、功耗、Q值、天线方向、耦合度以及能量传递效率等。通常,写入距离大约是读取距离的40%到80%。 安全与隐私问题是RFID技术应用中不可忽视的议题,包括个人隐私保护、商业机密保护、系统防御攻击和安全防护等方面。因此,RFID的安全和隐私研究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理解和掌握UHF频段的ISO18000-6C协议。 2. 分析读写器射频收发电路的结构体系。 3. 使用AD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分析。 4. 选择各模块芯片并设计原理图。 5. 设计读写器射频收发电路的PCB布局。 6. 进行电路调试,验证实验结果。 在理论分析阶段,论文提出了发送电路采用通断键控调制的架构,接收电路则采用双通道零中频设计,并通过ADS软件进行了多方面的仿真验证。在实际设计阶段,完成了各模块芯片的选型和电路构建,特别关注了射频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性。在电路调试阶段,完成了四大单元模块的功能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模块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射频识别,超高频,读写器,ADS仿真,射频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