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控制策略与技术应用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341KB PDF 举报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在煤矿现代化建设中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针对金龙煤业22采区皮带上山巷道底鼓严重的问题,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巷道地质特性**: 22采区的煤层属于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硬度系数低(低于0.8),且顶底板主要由砂质泥岩和炭质泥岩构成,这些软岩易发生失稳。煤层本身的“三软”特性(软岩、软结构、软支撑)使得巷道在开采过程中承受高应力,从而引发底鼓。 2. **问题背景**: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现象日益突出,部分情况下底鼓量高达顶、底板移近量的60%以上,对矿井运输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尽管进行了多次扩修、刷帮挑顶以及卧底工程,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巷道变形问题。 3. **底鼓特征与原因**: 皮带上山的底鼓主要表现为褶曲状,锚网喷支护下的巷道仍表现出强烈的底鼓现象。原因分析包括:巷道存在薄弱岩层,如灰岩和薄层状泥岩,当应力超过岩体承载强度时,薄弱岩层首先破裂;水平构造应力的影响显著,由于附近断层较多,水平应力远大于垂直应力,导致围岩破碎,岩体强度下降,整体性减弱。 4. **解决方案**: 为解决底鼓问题,研究者提出采用全断面锚网索加固支护方式,这种支护形式可以增强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对巷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细致分析,确保了支护方案的针对性。此外,还对底板锚网索的快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对正常生产的干扰。 5. **成果验证**: 实施全断面锚网索加固后的巷道,经后期观测,巷道表面位移得到控制,累计顶底板移近量为59mm,两帮移近量为55mm,显示了良好的维护效果,证明了提出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精确识别地质特性,针对薄弱岩层和构造应力,采取合适的支护策略,并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这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矿井安全运营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