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构造区软岩巷道底鼓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0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284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深部构造区软岩巷道底鼓问题在崔木煤矿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治理技术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巷道在高压应力区域出现的严重底鼓现象,研究者首先深入分析了底鼓的成因,认为这与深部构造应力区的围岩大变形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巷道支撑方案——底板切槽结合底板锚索补偿支护技术。 底板切槽技术通过在巷道底板上切割出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槽口,可以分散和转移围岩应力,防止进一步的底鼓。而底板锚索补偿支护则是在切槽后,通过预应力锚索的加固,增强巷道的稳定性,确保巷道结构的安全。这一方法在井下进行了实际试验,验证了其在改善巷道稳定性和减少底鼓方面的有效性。 文章中还提到了关键要素递阶优选法的应用,这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论,通过选择关键指标,如煤层气资源量、资源丰度、临储比、渗透率、可采系数和埋深等,来评估煤层气区块的开采潜力。这些指标被赋予一定的权重,根据它们对煤层气开发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这种方法消除了人为赋值的主观性,提高了选区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通过对这些关键指标的层层筛选,研究得出结论:那罗区块被认为是最有利的煤层气开采区域,纸厂、老鹰山和双巢区块次之,汪家寨、南开和米箩区块为一般有利区,其余区块则被判定为不利区。这种分类为后续的煤层气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文章引用了多篇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如王宝文等人关于贵州水城矿区煤层气的研究,张春朋等人关于主成分分析法在煤层气选区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王敏等人关于红阳三矿煤层气开发的探讨,这些研究都为本文的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不仅关注了深部构造区软岩巷道底鼓的防治问题,而且采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践策略,对于提高深部煤矿巷道的稳定性,优化煤层气资源的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