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新膜蛋白BmMP16的融合表达与结晶研究
需积分: 0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731KB PDF 举报
"家蚕中一个新的膜蛋白基因BmMP16的融合表达与结晶初探,该研究在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和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进行,由张烁烁、聂作明等人完成。研究涉及家蚕蛹cDNA文库的构建,新基因BmMP16的发现、命名,以及该基因与多角体基因ph的融合表达。通过在Rosseta菌株中表达,得到了约45%表达量的包涵体形式的融合蛋白。蛋白纯化采用碱性溶液溶解和pH调节的方法,纯度达到73%,得率63%。进一步,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了结晶条件的初步筛选,可能找到了一种适合的结晶条件,为后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篇论文是关于家蚕生物技术领域的首发论文,主要关注的是一个新的膜蛋白基因——BmMP16。研究人员在家蚕蛹的cDNA文库中发现并鉴定了这个基因,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和跨膜结构预测,确认了它的新特性。BmMP16基因被与多角体基因ph进行融合,并成功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在特定的大肠杆菌Rosseta菌株中,融合基因得以表达,并且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纯化过程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多角体蛋白在碱性环境中的溶解特性,研究人员通过超声破碎细胞,然后在不同pH的Tris-HCl缓冲液中溶解和调节pH值,通过离心分离,达到了纯化目的。这种方法简单而高效,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纯度达到73%,回收率约为63%。
最后,为了探索BmMP16的结构和可能功能,研究团队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了脱盐浓缩,并使用结晶试剂盒进行了结晶条件的初步筛选。他们可能找到了一种适宜的结晶条件,这为未来通过X射线晶体学等手段解析该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而探究其生物功能提供了可能。
这项研究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家蚕膜蛋白基因组的认识,也为膜蛋白的表达、纯化和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对于家蚕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03 浏览量
111 浏览量
187 浏览量
151 浏览量
181 浏览量
2020-02-19 上传
10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27 浏览量

weixin_38576561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Android十大案例源码剖析与下载指南
- TypeTopology:探索单价数学与拓扑的新定理
- 轻松保护数据:AxCrypt加密工具全面评测
- 深入解析Java Web核心技术代码示例
- C++实现Hough变换的图像检测程序
- C#遗传算法源代码实现:求解函数最大值
- TXT转电子书:掌握ebook制作软件的使用技巧
- DataToLine V1.0: 自动化海量数据曲线图绘制工具
- 实现易调用的JS拖动式浮动窗口技术
- Crawler网页蜘蛛:可直接运行的修正源码发布
- 基于飞思卡尔AW60的频率计原理与应用
- PowerDesigner v12.5中E-R图的数据库建模案例
- 颜色图像检索原型与MATLAB技术实现翻译解析
- Pressman软件工程PPT教案概览
- 掌握Visual 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设计第二版精华
- Python开发的心情追踪日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