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Android Binder机制:从Kernel到Java的全过程"

1 下载量 1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1-26 1 收藏 914KB DOC 举报
从Kernel binder层到native binder到java binder。 本文主要围绕Android中Binder机制展开讨论,从Binder的基本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Android中Binder机制的工作过程,包括从Kernel binder层到native binder层再到java binder层的整个过程。 首先,我们知道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有四大组件构成,它们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除此之外,Android系统中还有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在系统进程中运行。那么,这些组件和服务之间如何进行通信呢?这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实现的。 一、Binder机制是什么,在Android中扮演什么角色? Binder机制是Android系统跨进程通信的一种机制。相比于传统的跨进程通信方式,比如Socket、Share Memory、Signal等,Binder机制在进程间传输数据时,只需执行一次复制操作,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源。 在Android系统中,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应用程序进程和系统进程。而Application Framework和SystemService则是系统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Binder机制进行通信。应用程序通过上下文Context的getSystemService()方法获取所需服务的功能,而这些功能都是通过Binder跨进程通信机制实现的。 二、详细解析Binder机制的工作流程 1. Kernel binder层 在Android系统中,Binder首先需要在内核中提供支持。Binder驱动程序位于内核空间,通过端口号和文件描述符的方式,管理通信的双方实体。当进程需要跨进程通信时,内核将创建一个Binder线程,用于处理通信。 2. Native binder层 在Binder跨进程通信的第二个阶段,是native binder层的工作。在这一阶段,每个进程都有一个Binder线程负责处理进程内的Binder对象请求和处理进程间的Binder通信。 具体来说,当一个进程需要和其他进程通信时,它会先创建一个Binder驱动,并将该驱动注册到内核中。接着,它会创建一个本地代理Proxy对象,将请求发送给Binder驱动,并等待响应。当其他进程接收到请求后,会创建一个对应的本地标签Local对象,并通过Binder驱动将响应发送给发起请求的进程。 3. Java binder层 在Binder跨进程通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java binder层的工作。在这个阶段,Java层的Binder机制通过Binder类和具体的Stub类实现。 具体来说,每个进程都有一个Binder对象和一个本地代理Proxy对象,它们分别对应native binder层的本地标签Local对象和本地标签Proxy对象。通过这些对象,进程可以进行跨进程通信。 四、小结 本文详细解析了Android中Binder机制的工作过程,从Kernel binder层到native binder层再到java binder层,完整地呈现了Binder的整个机制。相比于传统的跨进程通信方式,Binder机制在进程间传输数据时,只需执行一次复制操作,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源。因此,Binder机制是Android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深入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