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OM标准下的打印工作站设计与实现

需积分: 17 19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92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DICOM标准的打印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涉及DICOM协议、PACS系统以及打印管理服务的关键技术。作者通过分析DICOM中的传输和打印管理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具备任务调度和图像转换功能的工作站。" 在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中,通讯机制是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之上,覆盖了OSI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部分功能。这一机制确保了医学图像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在通讯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连接协商,确定数据类型、编码方式以及应用实体的角色等信息,如应用层上下文、表示层上下文、连接信息和服务提供者/服务使用者角色选择等。 连接协商是关键步骤,它旨在定义应用服务单元、操作以及数据的编码方式。协商内容包括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最大长度、应用实体的身份信息,以及SCP/SCU角色的选择,使得连接请求方可以作为服务使用者(SCU)或服务提供者(SCP),或者同时扮演两者角色。此外,服务/对象(SOP)扩展协商则涉及提供的服务及其作用对象的详细内容。 数据传送是在连接协商达成一致后进行的,DICOM命令和文件被组装成PDU,通过PDU服务在通讯双方之间传输。DICOM标准定义了两组DIMSE(DICOM Message Service Element)服务,本文主要关注用于打印工作站的DIMSE-N服务。 在基于DICOM标准的打印工作站设计中,该硕士论文作者杨志延详细描述了设备层、打印层和界面层的结构。设备层处理与实际打印设备的交互,打印层负责数据处理和打印任务,而界面层则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环境。通过UML的类图和顺序图工具,论文分析了各层次的类结构和工作流程。此外,这个工作站不仅实现了DICOM的打印管理服务,还具备任务调度和图像灰度变换功能,能将任务分配到不同打印设备并处理图像调整。 论文结论部分提到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打印工作站未来发展的一些新想法。当前,打印工作站的功能定义尚未统一,这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本文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实现,未来仍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PACS、DICOM、任务调度、图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