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大唐好选分享:行为型设计模式详解与实例

需积分: 30 3 下载量 1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2.79MB PPT 举报
行为型设计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专注于处理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通信,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唐好选教授分享的PPT涵盖了软件设计模式的基础概念和主要类别,包括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关注对象的实例化过程,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它们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创建对象,使系统对扩展保持开放,对修改封闭。结构型模式则涉及类和对象的组织结构,如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它们关注如何以一种通用的方式组合现有类,以便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复用它们。 行为型模式则侧重于对象间的交互,常见的有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和命令模式。策略模式允许在运行时改变算法或行为,而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为对象,从而可以支持命令的执行、撤销和记录。 在描述设计模式时,通常包含五个关键要素:模式名及其分类,如责任链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意图或目的,即模式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它提供的解决方案;动机,即何时何地使用该模式以及为何选择它;适用性,包括识别问题的标志和改善不良设计的方法;结构,即模式的类图展示其组件及其关系。 设计模式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开-闭”原则强调模块的扩展性,允许添加新功能而不影响旧代码;单一职责原则要求每个类只做一件事;里氏替换原则确保子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而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性;依赖倒置原则鼓励高层模块不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依赖于抽象;接口隔离原则避免过多的依赖,使接口更易于测试和维护。 在呈现设计模式时,会详细描述模式的参与者(类和对象的角色)、它们的协作方式、应用效果以及可能的权衡,还会提供代码示例以便理解模式的实现,并讨论相关模式,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这些原则和实践方法构成了软件设计模式的核心,对于理解和应用在实际项目中解决常见设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