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悬浮物遥感定量模式:基于NOAA/AVHRR数据与实测的探索

0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697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辽东湾海域悬浮物遥感监测的定量模式,由孙家锋、邵秘华和庄宏昌三位作者共同完成,发表于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主要基于多时相的NOAA/AVHRR卫星遥感数据,这些数据与同步测量的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信息相结合,聚焦于渤海北部辽东湾特定区域。 悬浮物浓度是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水体的光学特性及生态环境。传统的水质调查方法如船载采样存在速度慢、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局限,难以提供大规模、连续的空间分布信息。卫星遥感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它能够实现大范围、实时的悬浮物含量监测,具有高效和经济的优点。 论文的核心内容集中在建立遥感参数与实测悬浮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建立一个反演模式。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悬浮物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式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多种模型,但这些模型在适应中国河口海域,特别是高泥沙含量情况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作者选择辽东湾东侧辽河口南侧作为研究示范区,利用高精度的卫星数据和实地测量数据,试图找出适合该区域的具体模型。 研究站点分布在辽河、双台子河和大凌河入海口附近,深度范围从4米到16.2米,覆盖河口羽流扩散区域,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相的遥感数据和实测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对辽东湾悬浮物分布和变化的理解,也为其他类似海域的悬浮物监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的核心贡献在于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渤海北部辽东湾特定海域的悬浮物遥感定量模式,这对于提升对该区域水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