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退化模型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

需积分: 16 5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59MB PPT 举报
"浙江大学《数字图像处理》第五章——离散退化模型"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离散退化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用于描述图像在形成、记录或传输过程中质量下降的现象。图像退化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光学成像系统的不完善、衍射、相差、非线性效应以及噪声等。图像恢复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还原退化图像到其原始状态,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保真度。 第五章的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退化模型**:退化模型是描述图像退化过程的数学表达式,通常分为连续退化模型和离散退化模型。在连续模型中,线性、移不变的退化因素由点扩散函数 \( H \) 表示,图像 \( f \) 经过退化后成为 \( g \),加入噪声 \( n \) 后形成退化图像 \( y \),即 \( y = H * f + n \),其中星号表示卷积操作。 2. **点扩散函数的确定**:点扩散函数 \( H \) 描述了成像系统对图像细节的模糊程度。确定 \( H \) 是图像恢复的重要步骤,因为它直接影响恢复算法的效果。 3. **无约束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图像时不考虑任何先验信息,只基于退化模型来反演图像。 4. **有约束恢复**:利用额外的信息,如图像的边缘信息、平滑性或者先验统计特性,来约束恢复过程,提高恢复质量。 5. **盲复原**:在没有精确的点扩散函数信息时,尝试通过图像本身的特点来估计退化模型并进行恢复。 6. **几何畸变校正**:图像可能会因镜头畸变、相机运动等因素产生几何变形,这部分内容会讨论如何校正这些变形,以恢复图像的几何准确性。 离散退化模型是通过对图像和点扩散函数进行均匀采样来构建的。在离散模型中,卷积操作会导致图像尺寸的变化。例如,当图像 \( A \) 和滤波器 \( B \) 分别为 \( N \times N \) 和 \( M \times M \) 且边界条件为零填充时,卷积后的图像尺寸为 \( (N - M + 1) \times (N - M + 1) \)。对于边界条件的不同设置(如循环边界或镜像边界),会有不同的尺寸计算规则。 图像恢复与图像增强的主要区别在于,恢复更关注于重建原始图像,而增强则侧重于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不追求与原始图像的一致性。恢复通常需要基于退化模型,而增强则更多地依赖于直观的图像处理技术。 离散退化模型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核心概念,它为理解和解决图像退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并为图像恢复的各种方法奠定了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模型,可以实现对退化图像的有效恢复,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解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