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T处理器设计:基2算法与硬件实现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67MB PDF 举报
"3算法选择-基于C++ CORBA高级编程 中文版"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一种高效的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两种不同的FFT算法——基2算法和基4算法,并在实际设计中选择了基2算法。 基2算法,也称为分解因数为2的FFT算法,是最常见的FFT实现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其运算结构简洁,能够处理任意2的幂次点数的DFT,例如256、512等。对于512点的FFT,基2算法可以直接处理,而无需扩展数据,从而减少了额外的运算量。此外,基2算法的蝶形运算单元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要两个乘法器,这对于硬件实现来说,意味着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潜在的更高工作速度。 基4算法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运算量较小,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处理4的幂次点数,例如16、64等。当处理非4的幂次点数时,需要先将数据扩展到4的幂次,增加了运算负担。同时,基4算法的蝶形运算单元结构更为复杂,不仅包含更多的乘法器(通常是三个),而且拓扑结构和连线方式更为复杂。在现代半导体工艺中,连线延迟可能超过逻辑门延迟,特别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这会导致基4算法的硬件实现速度下降,布线效率降低。 考虑到这些因素,设计者在实现FFT处理器时选择了基2算法。该算法的蝶形计算过程可以通过分层的结构进行,每一层处理一部分数据,最终结果逆序输出。例如,图2.2展示了一个基于DIT(Decimation In Time,时间抽取法)的FFT算法,输入数据按特定顺序存储,每一步计算的结果也在表格中表示。 论文《FFT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深入研究了FFT处理器的各个方面,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算法实现、FPGA实现、验证和测试平台建立。作者胡徨俊在第二章中比较了两种FFT算法和四种硬件结构,选择了最适合的方案。第三章讨论了运算单元设计,特别是加法器(采用超前进位链技术)和乘法器(使用阵列式结构)的设计。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处理器结构,包括控制器的实现和地址发生器的细节。最后,第五章对FFT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FFT、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FT、蝶形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