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点分析法:调整因子与VAF详解及其应用

需积分: 49 2 下载量 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2.31MB PPT 举报
功能点分析法是一种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估算方法,主要用于项目范围的估算,特别是在项目计划阶段,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计算调整因子来确定功能点的数量,进而评估项目的规模。 调整因子(VAF, Value Added Function)是功能点估算法中的关键元素,它基于TOTAL DEGREE OF INFLUENCE (TDI)计算得出,公式为 VAF = (TDI * 0.01) + 0.65。调整因子的范围一般为0.65到1.35,超出这个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或修正。基础的计算公式是功能点(FP)等于未调整功能点(UTFP)乘以VAF,即 FP = UFTP * VAF。 功能点估算法强调从用户角度出发,而不受软件开发技术的影响,这使得它在项目初期需求相对明确时的估算精度较高,相比以技术为导向的LOC(Lines of Code)代码行计数方法,误差较小。此外,功能点可以通过行业标准或企业的内部标准转换为代码行,便于项目范围的预测。 在实施功能点分析时,有明确的步骤指导,主要包括: 1. **识别功能点类型**:理解不同类型的功能点(如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图形用户界面等)及其在项目中的作用。 2. **界定项目范围**:使用UML的UseCase用例图来确定系统的边界和功能范围,确保所有相关的用户交互被纳入考虑。 3. **计算未调整功能点**:根据识别的功能点类型分别统计。 4. **确定调整因子**: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计算合适的调整系数。 5. **调整功能点数量**:应用调整因子得到最终的功能点估计值。 国际IFPUG组织将软件项目分为新开发、二次开发和功能增强三种类型,功能点估算法均适用。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可能需要针对性地考虑项目的特性和历史因素,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在整个过程中,项目范围可能会随着需求变更而动态调整,因此在项目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重新估算,确保结果能准确反映项目的实际规模。功能点分析法是一种实用且灵活的工具,帮助项目经理有效地规划和控制软件开发项目的范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