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串口编程入门指南

需积分: 10 6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746KB PDF 举报
"这篇博客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下的串口编程,包括串口的基本概念、UART操作、串口配置以及如何在Linux系统中进行串口通信。作者wblyuyang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串口编程的关键点,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的设置,并提到了相关结构体和操作方式。" 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串口编程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涉及到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串行通信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更节约资源,适合长距离传输。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实现串口通信的核心硬件,它负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同时能生成中断、设定波特率,以及支持Loopback、红外和自动流控等不同工作模式。 串口的主要配置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流控协议。这些参数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在Linux中,串口通常以设备文件的形式存在,例如 `/dev/ttyS0` 和 `/dev/ttyS1` 分别代表第一和第二个串口。对这些设备文件的操作就像对普通文件进行读写一样,但需要特定的函数来完成初始化、设置和通信。 在编程时,关键的数据结构是 `struct termios`,它定义了串口的各种控制选项。其中,`c_cflag` 成员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包含了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的设置。设置波特率时,需要在数值前加上 'B',例如 B9600 表示9600波特。为了配置这些参数,我们需要使用诸如 `cfsetispeed` 和 `cfsetospeed` 函数来设置输入和输出速度,而 `tcsetattr` 函数则用于应用这些配置。 `c_iflag` 成员用于控制输入模式,可以处理各种字符输入特性,例如IGNBRK、IXON等,这些标志通过逻辑运算符(如`|`和`&`)组合来实现。同样,其他成员如 `tc_oflag`、`tc_cflag` 和 `tc_lflag` 分别对应输出、控制和本地属性的设置。 在进行串口通信时,还需要注意信号处理和错误检查。例如,通过 `sigaction` 函数可以定制信号的处理方式,确保程序在收到特定信号时能做出适当响应。此外,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可以检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通信异常。 总结来说,Linux串口编程涉及硬件接口、设备文件、数据结构和通信参数的配置。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使用相应的API,开发者能够创建可靠且高效的串口通信程序。文章中作者wblyuyang还分享了Android开发和其他Linux进程学习的相关内容,展示了其在系统级编程方面的广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