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init_completion函数功能和定义

时间: 2023-08-21 07:03:48 浏览: 54
`init_completion`函数是一个用于初始化完成变量(completion variable)的函数,用于在多线程编程中实现同步。 completion variable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同步机制,用于线程之间的等待和唤醒操作。它的定义如下: ```c void init_completion(struct completion *x); ``` 该函数接受一个`struct completion`类型的参数,用于初始化完成变量。完成变量是一个结构体,包含了用于线程同步的各种成员。 调用`init_completion`函数后,完成变量将被初始化为一个初始状态,用于后续的等待和唤醒操作。 完成变量主要包含以下成员: - `done`:表示完成状态的标志位,当完成状态为真时,表示操作已完成。 - `wait`:用于阻塞等待的等待队列头。 - `lock`:用于保护完成变量的自旋锁。 完成变量可以通过调用`wait_for_completion`函数进行等待,该函数会使当前线程阻塞,直到完成状态为真。其他线程可以通过调用`complete`函数将完成状态设置为真,并唤醒等待的线程。 通过使用完成变量,线程可以实现等待其他线程的操作完成,并在适当的时候继续执行。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助您理解`init_completion`函数的功能和定义。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问题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latypus import NSGAII, Problem, Real, Integer # 定义问题 class JobShopProblem(Problem): def __init__(self, jobs, machines, processing_times): num_jobs = len(jobs) num_machines = len(machines[0]) super().__init__(num_jobs, 1, 1) self.jobs = jobs self.machines = machines self.processing_times = processing_times self.types[:] = Integer(0, num_jobs - 1) self.constraints[:] = [lambda x: x[0] == 1] def evaluate(self, solution): job_order = np.argsort(np.array(solution.variables[:], dtype=int)) machine_available_time = np.zeros(len(self.machines)) job_completion_time = np.zeros(len(self.jobs)) for job_idx in job_order: job = self.jobs[job_idx] for machine_idx, processing_time in zip(job, self.processing_times[job_idx]): machine_available_time[machine_idx] = max(machine_available_time[machine_idx], job_completion_time[job_idx]) job_completion_time[job_idx] = machine_available_time[machine_idx] + processing_time solution.objectives[:] = [np.max(job_completion_time)] # 定义问题参数 jobs = [[0, 1], [2, 0], [1, 2]] machines = [[0, 1, 2], [1, 2, 0], [2, 0, 1]] processing_times = [[5, 4], [3, 5], [1, 3]] # 创建算法实例 problem = JobShopProblem(jobs, machines, processing_times) algorithm = NSGAII(problem) algorithm.population_size = 100 # 设置优化目标 problem.directions[:] = Problem.MINIMIZE # 定义算法参数 algorithm.population_size = 100 max_generations = 100 mutation_probability = 0.1 # 设置算法参数 algorithm.max_iterations = max_generations algorithm.mutation_probability = mutation_probability # 运行算法 algorithm.run(max_generations) # 输出结果 print("最小化的最大完工时间:", algorithm.result[0].objectives[0]) print("工件加工顺序和机器安排方案:", algorithm.result[0].variables[:]) 请检查上述代码

代码的语法没有问题,但是在定义问题时,约束条件中的 lambda 函数有误。应该将 x[0] == 1 改为 x[0] == 0,因为变量的范围是 0 到 num_jobs - 1。另外,应该在 lambda 函数前加上 @staticmethod,表示这是一个静态方法。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latypus import NSGAII, Problem, Real, Integer # 定义问题 class JobShopProblem(Problem): def __init__(self, jobs, machines, processing_times): num_jobs = len(jobs) num_machines = len(machines[0]) super().__init__(num_jobs, 1, 1) self.jobs = jobs self.machines = machines self.processing_times = processing_times self.types[:] = Integer(0, num_jobs - 1) self.constraints[:] = [self.check_order] @staticmethod def check_order(x): return x[0] == 0 def evaluate(self, solution): job_order = np.argsort(np.array(solution.variables[:], dtype=int)) machine_available_time = np.zeros(len(self.machines)) job_completion_time = np.zeros(len(self.jobs)) for job_idx in job_order: job = self.jobs[job_idx] for machine_idx, processing_time in zip(job, self.processing_times[job_idx]): machine_available_time[machine_idx] = max(machine_available_time[machine_idx], job_completion_time[job_idx]) job_completion_time[job_idx] = machine_available_time[machine_idx] + processing_time solution.objectives[:] = [np.max(job_completion_time)] # 定义问题参数 jobs = [[0, 1], [2, 0], [1, 2]] machines = [[0, 1, 2], [1, 2, 0], [2, 0, 1]] processing_times = [[5, 4], [3, 5], [1, 3]] # 创建算法实例 problem = JobShopProblem(jobs, machines, processing_times) algorithm = NSGAII(problem) algorithm.population_size = 100 # 设置优化目标 problem.directions[:] = Problem.MINIMIZE # 定义算法参数 algorithm.population_size = 100 max_generations = 100 mutation_probability = 0.1 # 设置算法参数 algorithm.max_iterations = max_generations algorithm.mutation_probability = mutation_probability # 运行算法 algorithm.run(max_generations) # 输出结果 print("最小化的最大完工时间:", algorithm.result[0].objectives[0]) print("工件加工顺序和机器安排方案:", algorithm.result[0].variables[:]) ```

解释struct completion结构体

`struct completion`是Linux内核中定义的一个结构体,用于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机制。它通常与完成变量(completion variable)一起使用,用于线程的等待和唤醒操作。 `struct completion`的定义如下: ```c struct completion { unsigned int done; wait_queue_head_t wait; spinlock_t lock; }; ``` 该结构体包含以下成员: 1. `unsigned int done`:表示完成状态的标志位。当该值为0时,表示操作未完成;当该值为非零时,表示操作已完成。 2. `wait_queue_head_t wait`:用于阻塞等待的等待队列头。当线程需要等待完成状态时,会将自己加入到这个等待队列中。 3. `spinlock_t lock`:用于保护`struct completion`结构体的自旋锁。自旋锁是一种轻量级的锁机制,在多线程环境下用于保护共享资源的访问。 通过使用`struct completion`结构体,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同步机制。线程可以通过等待`done`标志位的变化来等待其他线程的操作完成,并在适当的时候继续执行。 `struct completion`结构体通常与一些函数一起使用,例如: - `init_completion(struct completion *x)`:用于初始化完成变量。 - `wait_for_completion(struct completion *x)`:使当前线程阻塞,直到完成状态为真。 - `complete(struct completion *x)`:将完成状态设置为真,并唤醒等待的线程。 通过组合使用这些函数和`struct completion`结构体,可以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解答您的疑问!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推荐

int CR_RegisterEventCallback (int nDetrIdx, ICallback∗ pCallback ) ; class CCallbackImp : public ICallback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int nEventID, CR Event∗ pEvent); void SetFrmBuf(char∗ pFrmBuf); void SetFrmHeaderLen(int nLen); private : int m nFrmHeaderLen; // In bytes char∗ m pFrmBuf; }; void CCallbackImp::Process(int nEventID, CR Event∗ pEvent) { if (CR EVT NEW FRAME == nEventID) { int nFrmIdxInBuf = ∗(int∗)pEvent−>pData; int nFrmSize = m nFrmHeaderLen + pEvent−>nPixelDepth ∗ pEvent−>nWidth ∗ pEvent−>nHeight / 8; if (m pFrmBuf != NULL) { char∗ pCurrFrm = (char∗)m pFrmBuf + nFrmIdxInBuf ∗ nFrmSize; memcpy(pDst, pCurrFrm, nFrmSize); } } } void CCallbackImp::SetFrmBuf(char∗ pFrmBuf) { m pFrmBuf = pFrmBuf; } void CCallbackImp::SetFrmHeaderLen(int nLen) { m nFrmHeaderLen = nLen; } enum CR_EventID { CR EVT SERVER DISCONNECTED, // dropped connection with server CR EVT DETR DISCONNECTED, // dropped connection with detector CR EVT TEMPERATURE INFO, // temperature of the detector CR EVT NEW FRAME, // Arrival of a new frame CR EVT CALIBRATION IN PROGRESS, // Calibration in progress CR EVT CALIBRATION FINISHED, // Completion of calibration CR EVT ACQ STAT INFO // Acquisition of statistical summary }; struct CR_Event { int nDetrIdx; int nWidth; // Same as CR ModeInfo.nImageWidth, see A.4 int nHeight; int nPixelDepth; void∗ pData; }; struct CR_AcquisitionStatInfo { int nTotalFrameNum; // Total number of frames acquired int nLostFrameNum; // Number of lost frames float fStatFrameRate; float fTransmissionSpeed; long long nAcqDuration; // Duration of image acquisition } python调用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z-blog模板网站导航网站源码 带后台管理.rar

z-blog模板网站导航网站源码 带后台管理.rarz-blog模板网站导航网站源码 带后台管理.rar
recommend-type

基于TI的MSP430单片机的无叶风扇控制器+全部资料+详细文档(高分项目).zip

【资源说明】 基于TI的MSP430单片机的无叶风扇控制器+全部资料+详细文档(高分项目).zip基于TI的MSP430单片机的无叶风扇控制器+全部资料+详细文档(高分项目).zip基于TI的MSP430单片机的无叶风扇控制器+全部资料+详细文档(高分项目).zip 【备注】 1、该项目是个人高分项目源码,已获导师指导认可通过,答辩评审分达到95分 2、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3、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物联网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使用,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当然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 4、如果基础还行,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直接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欢迎下载,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recommend-type

1124905257887411C++图书管理系统.zip

1124905257887411C++图书管理系统.zip
recommend-type

node-v4.1.0-linux-armv7l.tar.xz

Node.js,简称Node,是一个开源且跨平台的JavaScript运行时环境,它允许在浏览器外运行JavaScript代码。Node.js于2009年由Ryan Dahl创立,旨在创建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和网络应用程序。它基于Google Chrome的V8 JavaScript引擎,可以在Windows、Linux、Unix、Mac OS X等操作系统上运行。 Node.js的特点之一是事件驱动和非阻塞I/O模型,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从而在构建实时应用程序如在线游戏、聊天应用以及实时通讯服务时表现卓越。此外,Node.js使用了模块化的架构,通过npm(Node package manager,Node包管理器),社区成员可以共享和复用代码,极大地促进了Node.js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扩张。 Node.js不仅用于服务器端开发。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也被用于构建工具链、开发桌面应用程序、物联网设备等。Node.js能够处理文件系统、操作数据库、处理网络请求等,因此,开发者可以用JavaScript编写全栈应用程序,这一点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便捷性。 在实践中,许多大型企业和组织已经采用Node.js作为其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如Netflix、PayPal和Walmart等。它们利用Node.js提高了应用性能,简化了开发流程,并且能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
recommend-type

基于强化学习的五子棋.zip

基于强化学习的五子棋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又称再励学习、评价学习或增强学习,是机器学习的范式和方法论之一。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解决智能体(agent)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通过学习策略以达成回报最大化或实现特定目标的问题。强化学习的特点在于没有监督数据,只有奖励信号。 强化学习的常见模型是标准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按给定条件,强化学习可分为基于模式的强化学习(model-based RL)和无模式强化学习(model-free RL),以及主动强化学习(active RL)和被动强化学习(passive RL)。强化学习的变体包括逆向强化学习、阶层强化学习和部分可观测系统的强化学习。求解强化学习问题所使用的算法可分为策略搜索算法和值函数(value function)算法两类。 强化学习理论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启发,侧重在线学习并试图在探索-利用(exploration-exploitation)间保持平衡。不同于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强化学习不要求预先给定任何数据,而是通过接收环境对动作的奖励(反馈)获得学习信息并更新模型参数。强化学习问题在信息论、博弈论、自动控制等领域有得到讨论,被用于解释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平衡态、设计推荐系统和机器人交互系统。一些复杂的强化学习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通用智能,可以在围棋和电子游戏中达到人类水平。 强化学习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例如,Facebook提出了开源强化学习平台Horizon,该平台利用强化学习来优化大规模生产系统。在医疗保健领域,RL系统能够为患者提供治疗策略,该系统能够利用以往的经验找到最优的策略,而无需生物系统的数学模型等先验信息,这使得基于RL的系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总的来说,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交互,以最大化累积奖励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它在许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recommend-type

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

最新的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说明文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实现实时数据湖架构:Kafka与Hive集成

![实现实时数据湖架构:Kafka与Hive集成](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10eb2e6972b3b6086286fc64c0b3ee41.jpeg) # 1. 实时数据湖架构概述** 实时数据湖是一种现代数据管理架构,它允许企业以低延迟的方式收集、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与传统数据仓库不同,实时数据湖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模式,而是采用灵活的架构,可以处理各种数据类型和格式。这种架构为企业提供了以下优势: - **实时洞察:**实时数据湖允许企业访问最新的数据,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数据民主化:**实时数据湖使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可
recommend-type

list根据id查询pid 然后依次获取到所有的子节点数据

可以使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根据id查询pid并获取所有子节点数据。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下代码: ``` def get_children_nodes(nodes, parent_id): children = [] for node in nodes: if node['pid'] == parent_id: node['children'] = get_children_nodes(nodes, node['id']) children.append(node) return children # 测试数
recommend-type

JSBSim Reference Manual

JSBSim参考手册,其中包含JSBSim简介,JSBSim配置文件xml的编写语法,编程手册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还没有写完,估计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完整版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