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i in range(1,K2+1):#对于每一类 X2_recovered[(idx2==i).ravel(),:] = centroids2[i-1]
时间: 2024-05-20 15:11:39 浏览: 118
这段代码是一个 K-Means 算法的实现,其中 K2 表示 K-Means 算法中的聚类数量,idx2 是一个一维数组,表示每个样本点所属的聚类类别,centroids2 是每个聚类的中心点。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聚类后每个类别的样本点都设置为对应的聚类中心点。具体地,代码中的 for 循环遍历每一个类别,将 idx2 中等于当前类别的样本点的索引提取出来,然后将这些样本点的特征设置为当前类别对应的聚类中心点的特征。最终,X2_recovered 中的所有样本点都被替换成了对应的聚类中心点。
相关问题
for i in range(1,K2+1): X2_recovered[(idx2==i).ravel(),:] = centroids2[i-1]
这是一个 K-means 聚类算法中的代码。其中 K2 是指聚类的簇数,idx2 是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标号,centroids2 是每个簇的中心点。代码的作用是将每个数据点归属到对应的簇,并将该簇的中心点赋值给该簇中的所有数据点。具体实现是通过循环遍历每个簇的标号,然后将该簇中所有数据点的标号与当前簇标号相同的数据点的特征向量赋值为该簇的中心点。最终得到的 X2_recovered 是根据聚类结果恢复出来的原始数据点。
#K-Means算法的图像压缩应用 m2,n2 = X.shape[0],X.shape[1] #把X第一维度的值赋给m2、第二维度的值赋给n2 X2_recovered = X2.copy() # for i in range(1,K2+1): X2_recovered[(idx2==i).ravel(),:] = centroids2[i-1] # Reshape the recovered image into proper dimensions X2_recovered = X2_recovered.reshape(128,128,3) import matplotlib.image as mpimg#调用matplotlib绘图库 fig, ax = plt.subplots(1,2) ax[0].imshow(X2.reshape(128,128,3)) ax[1].imshow(X2_recovered)
这段代码是 K-Means 算法的图像压缩应用中的一部分。首先,通过 X.shape[0] 和 X.shape[1] 获取输入图片的高度和宽度,赋值给变量 m2 和 n2。然后,将变量 X2 复制给变量 X2_recovered,以便对其进行操作。接着,对于每个聚类中心,将其对应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设置为该聚类中心的颜色值。最后,通过 reshape() 方法将处理后的图片恢复成原始的大小,然后使用 matplotlib 库的 imshow() 方法在窗口中显示原始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