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s_in_cluster = samples[np.nonzero(cluster_assignment[:, 0].A == n)[0]]作用

时间: 2024-05-30 09:09:17 浏览: 78
这行代码的作用是从一个样本集合中选出属于指定聚类簇的所有样本,并将它们存储在一个新的 NumPy 数组中。下面是这行代码的具体解释: - cluster_assignment 是一个 N 行 2 列的矩阵,其中 N 是样本数量。每行包含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样本所属的聚类簇编号,第二个元素是样本的索引号。 - cluster_assignment[:, 0] 是一个长度为 N 的向量,其中包含了所有样本的聚类簇编号。 - np.nonzero(cluster_assignment[:, 0].A == n) 返回一个长度为 M 的向量,其中包含了所有属于聚类簇 n 的样本的索引号。这里使用了 np.nonzero 函数,它返回一个元组,其中包含了所有非零元素的索引号。因为 cluster_assignment[:, 0].A == n 会返回一个布尔型向量,其中 True 表示对应位置的元素等于 n,False 表示不等于 n,所以使用 np.nonzero 可以得到所有等于 n 的元素的索引号。 - samples[np.nonzero(cluster_assignment[:, 0].A == n)[0]] 选出所有属于聚类簇 n 的样本,并将它们存储在一个新的 NumPy 数组中。这里使用了花式索引,np.nonzero(cluster_assignment[:, 0].A == n)[0] 返回所有属于聚类簇 n 的样本的索引号,然后使用这些索引号在 samples 数组中选出对应的样本。
相关问题

优化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open3d as o3d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读取点云数据 pcd = o3d.io.read_point_cloud("laser.pcd") points = np.asarray(pcd.points) # DBSCAN聚类 dbscan = DBSCAN(eps=0.2, min_samples=10) dbscan.fit(points) labels = dbscan.labels_ # 获取可行驶区域点云数据 drivable_mask = labels != -1 drivable_points = points[drivable_mask] # 获取路沿点云数据 curb_mask = np.logical_and(labels != -1, points[:, 1] < 0) curb_points = points[curb_mask] # 获取车道线点云数据 line_mask = np.logical_and(labels != -1, points[:, 1] >= 0) line_points = points[line_mask] # 可视化结果 drivable_pcd = o3d.geometry.PointCloud() drivable_pcd.points = o3d.utility.Vector3dVector(drivable_points) o3d.visualization.draw_geometries([drivable_pcd]) curb_pcd = o3d.geometry.PointCloud() curb_pcd.points = o3d.utility.Vector3dVector(curb_points) o3d.visualization.draw_geometries([curb_pcd]) line_pcd = o3d.geometry.PointCloud() line_pcd.points = o3d.utility.Vector3dVector(line_points) o3d.visualization.draw_geometries([line_pcd])

这段代码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还有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1. 可以将 `np.asarray(pcd.points)` 改为 `pcd.points`,因为 `read_point_cloud` 函数返回的就是一个 `PointCloud` 对象,不需要再转换一次。 2. 可以使用 `o3d.visualization.draw_geometries([drivable_pcd, curb_pcd, line_pcd])` 来同时可视化三个点云,这样可以方便地对比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如果需要更好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 `open3d.geometry.VoxelGrid` 对点云进行下采样,这样可以减少点云数量并提高聚类速度。 下面是优化后的代码: ```python import open3d as o3d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读取点云数据 pcd = o3d.io.read_point_cloud("laser.pcd") # DBSCAN聚类 dbscan = DBSCAN(eps=0.2, min_samples=10) labels = dbscan.fit_predict(pcd.points) # 获取可行驶区域点云数据 drivable_mask = labels != -1 drivable_pcd = pcd.select_by_index(np.where(drivable_mask)[0]) # 获取路沿点云数据 curb_mask = np.logical_and(labels != -1, pcd.points[:, 1] < 0) curb_pcd = pcd.select_by_index(np.where(curb_mask)[0]) # 获取车道线点云数据 line_mask = np.logical_and(labels != -1, pcd.points[:, 1] >= 0) line_pcd = pcd.select_by_index(np.where(line_mask)[0]) # 可视化结果 o3d.visualization.draw_geometries([drivable_pcd, curb_pcd, line_pcd]) ```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def k_medoids(X, n_clusters, max_iter=100): # 初始化类簇中心点 medoids = random.sample(range(len(X)), n_clusters) labels = None for _ in range(max_iter): # 计算所有样本与中心点的距离 distances = pairwise_distances(X, X[medoids]) # 分配样本到最近的中心点 new_labels = np.argmin(distances, axis=1) # 更新中心点 for i in range(n_clusters): cluster_samples = np.where(new_labels == i)[0] new_medoid = np.argmin(np.sum(distances[cluster_samples][:, cluster_samples], axis=1)) medoids[i] = cluster_samples[new_medoid] # 判断是否收敛 if np.array_equal(labels, new_labels): break labels = new_labels return medoids, labels

这是一个 K-medoids 算法的实现。K-medoids 是一种聚类算法,它与 K-means 算法相似,但是它使用实际数据点作为聚类中心,而不是计算出的平均值。在这个实现中,输入参数 X 是一个包含样本数据的矩阵,n_clusters 是要生成的聚类数量,max_iter 是最大迭代次数。 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 随机选择 n_clusters 个样本作为初始的中心点 medoids。 2. 计算所有样本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3. 将每个样本分配到距离最近的中心点。 4. 更新每个聚类的中心点,选择距离该聚类内样本距离之和最小的样本作为新的中心点。 5. 判断是否收敛,如果新的标签与上一次迭代的标签相同,则认为算法已经收敛,结束迭代。 6. 返回最终的中心点 medoids 和样本的标签 labels。 这个算法可以用于将样本数据划分成指定数量的不同聚类。它通过最小化样本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聚类结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import tim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MiniBatchKMeans, KMeans from sklearn.metrics.pairwise import pairwise_distances_argmin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Generate sample data np.random.seed(0) batch_size = 45 centers = [[1, 1], [-1, -1], [1, -1]] n_clusters = len(centers) X, labels_true = make_blobs(n_samples=3000, centers=centers, cluster_std=0.7) # Compute clustering with Means k_means = KMeans(init='k-means++', n_clusters=3, n_init=10) t0 = time.time() k_means.fit(X) t_batch = time.time() - t0 # Compute clustering with MiniBatchKMeans mbk = MiniBatchKMeans(init='k-means++', n_clusters=3, batch_size=batch_size, n_init=10, max_no_improvement=10, verbose=0) t0 = time.time() mbk.fit(X) t_mini_batch = time.time() - t0 # Plot result fig = plt.figure(figsize=(8, 3)) fig.subplots_adjust(left=0.02, right=0.98, bottom=0.05, top=0.9) colors = ['#4EACC5', '#FF9C34', '#4E9A06'] # We want to have the same colors for the same cluster from the # MiniBatchKMeans and the KMeans algorithm. Let's pair the cluster centers per # closest one. k_means_cluster_centers = k_means.cluster_centers_ order = pairwise_distances_argmin(k_means.cluster_centers_, mbk.cluster_centers_) mbk_means_cluster_centers = mbk.cluster_centers_[order] k_means_labels = pairwise_distances_argmin(X, k_means_cluster_centers) mbk_means_labels = pairwise_distances_argmin(X, mbk_means_cluster_centers) # KMeans for k, col in zip(range(n_clusters), colors): my_members = k_means_labels == k cluster_center = k_means_cluster_centers[k] plt.plot(X[my_members, 0], X[my_members, 1], 'w', markerfacecolor=col, marker='.') plt.plot(cluster_center[0], cluster_center[1], 'o', markerfacecolor=col, markeredgecolor='k', markersize=6) plt.title('KMeans')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这段代码每一句在干什么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os def dbscan(input_file): ## 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latitude, longitude] columns = ['lat', 'lon'] in_df = pd.read_csv(input_file, sep=',', header=None, names=columns) # represent GPS points as (lat, lon) coords = in_df.as_matrix(columns=['lat', 'lon']) # earth's radius in km kms_per_radian = 6371.0086 # define epsilon as 0.5 kilometers, converted to radians for use by haversine # This uses the 'haversine'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great-circle distance between two points # that is, the shortest distance over the earth's surface # http://www.movable-type.co.uk/scripts/latlong.html epsilon = 0.5 / kms_per_radian # radians() Convert angles from degrees to radians db = DBSCAN(eps=epsilon, min_samples=15, algorithm='ball_tree', metric='haversine').fit(np.radians(coords)) cluster_labels = db.labels_ # get the number of clusters (ignore noisy samples which are given the label -1) num_clusters = len(set(cluster_labels) - set([-1])) print('Clustered ' + str(len(in_df)) + ' points to ' + str(num_clusters) + ' clusters') # turn the clusters in to a pandas series # clusters = pd.Series([coords[cluster_labels == n] for n in range(num_clusters)]) # print(clusters)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1, n_init=1, max_iter=20, random_state=20) for n in range(num_clusters): # print('Cluster ', n, ' all samples:') one_cluster = coords[cluster_labels == n] # print(one_cluster[:1]) # clist = one_cluster.tolist() # print(clist[0]) kk = kmeans.fit(one_cluster) print(kk.cluster_centers_) def main(): path = './datas' filelist = os.listdir(path) for f in filelist: datafile = os.path.join(path, f) print(datafile) dbscan(datafil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加载数据集 iris = pd.read_csv('iris_pca.csv') X = iris.iloc[:, :-1] y = iris.iloc[:, -1] # PCA降维 pca = PCA(n_components=2) X_pca = pca.fit_transform(X) # DBSCAN聚类 def dbscan(X, eps=0.5, min_samples=5): m, n = X.shape visited = np.zeros(m, dtype=bool) labels = np.zeros(m, dtype=int) cluster_id = 1 for i in range(m): if not visited[i]: visited[i] = True neighbors = get_neighbors(X, i, eps) if len(neighbors) < min_samples: labels[i] = -1 else: expand_cluster(X, i, neighbors, visited, labels, cluster_id, eps, min_samples) cluster_id += 1 return labels def get_neighbors(X, i, eps): dists = np.sum((X - X[i]) ** 2, axis=1) neighbors = np.where(dists < eps ** 2)[0] return neighbors def expand_cluster(X, i, neighbors, visited, labels, cluster_id, eps, min_samples): labels[i] = cluster_id for j in neighbors: if not visited[j]: visited[j] = True new_neighbors = get_neighbors(X, j, eps) if len(new_neighbors) >= min_samples: neighbors = np.union1d(neighbors, new_neighbors) if labels[j] == 0: labels[j] = cluster_id labels = dbscan(X_pca, eps=0.5, min_samples=5) # 簇的总数 n_clusters = len(set(labels)) - (1 if -1 in labels else 0) print("簇的总数:", n_clusters) # 各样本所归属簇的编号 print("各样本所归属簇的编号:", labels) # 外部指标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djusted_rand_score, fowlkes_mallows_score ri = adjusted_rand_score(y, labels) fmi = fowlkes_mallows_score(y, labels) print("RI:", ri) print("FMI:", fmi) # 内部指标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davies_bouldin_score dbi = davies_bouldin_score(X_pca, labels) print("DBI:", dbi) # 可视化输出 plt.scatter(X_pca[:, 0], X_pca[:, 1], c=labels) plt.show(),请为我分析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中国行政村区划代码及地理坐标-最新数据.zip

中国行政村区划代码及地理坐标-最新数据.zip
recommend-type

pocketsphinx-0.1.15-cp35-cp35m-win_amd64.whl.rar

python whl离线安装包 pip安装失败可以尝试使用whl离线安装包安装 第一步 下载whl文件,注意需要与python版本配套 python版本号、32位64位、arm或amd64均有区别 第二步 使用pip install XXXXX.whl 命令安装,如果whl路径不在cmd窗口当前目录下,需要带上路径 WHL文件是以Wheel格式保存的Python安装包, Wheel是Python发行版的标准内置包格式。 在本质上是一个压缩包,WHL文件中包含了Python安装的py文件和元数据,以及经过编译的pyd文件, 这样就使得它可以在不具备编译环境的条件下,安装适合自己python版本的库文件。 如果要查看WHL文件的内容,可以把.whl后缀名改成.zip,使用解压软件(如WinRAR、WinZIP)解压打开即可查看。 为什么会用到whl文件来安装python库文件呢? 在python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经常通过pip来安装自己所需要的包, 大部分的包基本都能正常安装,但是总会遇到有那么一些包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安装不了的。 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尝试去Python安装包大全中(whl包下载)下载whl包来安装解决问题。
recommend-type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全集(1950-2021).zip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全集(1950-2021).zip
recommend-type

常用基础元件的PCB封装库SchLib/IntLib通用原理图库OV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

常用基础元件的PCB封装库SchLib/IntLib通用原理图库OV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提取方式是百度网盘分享地址
recommend-type

c++控制台RPG小游戏

这是一个比较完成的RPG游戏,包含了: 交易模块, 任务模块,技能模块,BUFF 模块, 背包模块,地图模块,基本涵盖了一个普通RPG游戏的所有元素
recommend-type

SSM Java项目:StudentInfo 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分析

资源摘要信息:"StudentInfo 2.zip文件是一个压缩包,包含了多种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相关的文件和代码。根据描述,此压缩包中包含了实现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增删改查功能,以及生成饼图、柱状图、热词云图和进行Python情感分析的代码或脚本。项目使用了SSM框架,SSM是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三个框架整合的简称,主要应用于Java语言开发的Web应用程序中。 ### 人员增删改查 人员增删改查是数据库操作中的基本功能,通常对应于CRUD(Create, Retrieve, Update, Delete)操作。具体到本项目中,这意味着实现了以下功能: - 增加(Create):可以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人员信息记录。 - 查询(Retrieve):可以检索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可能包括基本的查找和复杂的条件搜索。 - 更新(Update):可以修改已存在的人员信息。 - 删除(Delete):可以从数据库中移除特定的人员信息。 实现这些功能通常需要编写相应的后端代码,比如使用Java语言编写服务接口,然后通过SSM框架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部分包括了生成饼图、柱状图和热词云图的功能。这些图形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具体来说: - 饼图: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比例关系,可以清晰地显示每类数据占总体数据的比例大小。 - 柱状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值大小,适合用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或者不同组别之间的对比。 - 热词云图:通常用于文本数据中,通过字体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用以直观地展示文本中频繁出现的词汇。 这些图表的生成可能涉及到前端技术,如JavaScript图表库(例如ECharts、Highcharts等)配合后端数据处理实现。 ### Python情感分析 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目的是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或中立。在这个项目中,Python情感分析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 文本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 应用机器学习模型或深度学习模型对预处理后的文本进行分类。 - 输出情感分析的结果。 Python是实现情感分析的常用语言,因为有诸如NLTK、TextBlob、scikit-learn和TensorFlow等成熟的库和框架支持相关算法的实现。 ### IJ项目与readme文档 "IJ项目"可能是指IntelliJ IDEA项目,IntelliJ IDEA是Java开发者广泛使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支持SSM框架。readme文档通常包含项目的安装指南、运行步骤、功能描述、开发团队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是项目入门和理解项目结构的首要参考。 ### 总结 "StudentInfo 2.zip"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涉及到后端开发、前端展示、数据分析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学习到如何使用SSM框架进行Web应用开发、实现数据可视化和进行基于Python的情感分析。这对于想要掌握Java Web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负载均衡技术深入解析:确保高可用性的网络服务策略

![负载均衡技术深入解析:确保高可用性的网络服务策略](https://media.geeksforgeeks.org/wp-content/uploads/20240130183502/Source-IP-hash--(1).webp) # 1. 负载均衡技术概述 ## 1.1 负载均衡技术的重要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应用的规模和服务的复杂性日益增长。因此,为了确保高性能、高可用性和扩展性,负载均衡技术变得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地分配和管理网络或应用程序的流量,使得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得以最优利用。 ## 1.2 负载均衡技术的基本概念 负载均衡是一种网络流量管理技术,旨
recommend-type

怎么解决头文件重复包含

解决头文件重复包含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1. **包含 guards**:在头文件开头添加一种特殊的标识符(通常是宏),如 `#ifndef` 和 `#define` 对组合,检查某个特定宏是否已经定义过。如果没有定义,则包含内容,然后设置该宏。如果在同一文件内再次包含,由于宏已经存在,就不会再执行包含的内容,从而避免重复。 ```cpp #ifndef HEADER_NAME_H_ #define HEADER_NAME_H_ // 内容... #endif // HEADER_NAME_H_ ``` 2. **使用 extern 关键字**:对于非静态变量和函数,可以将它们
recommend-type

pyedgar:Python库简化EDGAR数据交互与文档下载

资源摘要信息:"pyedgar:用于与EDGAR交互的Python库" 知识点说明: 1. pyedgar库概述: pyedgar是一个Python编程语言下的开源库,专门用于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电子数据获取、访问和检索(EDGAR)系统进行交互。通过该库,用户可以方便地下载和处理EDGAR系统中公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公司文件。 2. EDGAR系统介绍: EDGAR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系统,它收集、处理、验证和发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的公司和其他机构提交的各种文件。EDGAR数据库包含了美国上市公司的详细财务报告,包括季度和年度报告、委托声明和其他相关文件。 3. pyedgar库的主要功能: 该库通过提供两个主要接口:文件(.py)和索引,实现了对EDGAR数据的基本操作。文件接口允许用户通过特定的标识符来下载和交互EDGAR表单。索引接口可能提供了对EDGAR数据库索引的访问,以便快速定位和获取数据。 4. pyedgar库的使用示例: 在描述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使用pyedgar库的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Filing类与EDGAR表单进行交互。首先需要从pyedgar模块中导入Filing类,然后创建一个Filing实例,其中第一个参数(20)可能代表了提交年份的最后两位,第二个参数是一个特定的提交号码。创建实例后,可以打印实例来查看EDGAR接口的返回对象,通过打印实例的属性如'type',可以获取文件的具体类型(例如10-K),这代表了公司提交的年度报告。 5. Python语言的应用: pyedgar库的开发和应用表明了Python语言在数据分析、数据获取和自动化处理方面的强大能力。Python的简洁语法和丰富的第三方库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工具以处理复杂的数据任务。 6. 压缩包子文件信息: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pyedgar-master”表明该库可能以压缩包的形式提供源代码和相关文件。文件列表中的“master”通常指代主分支或主版本,在软件开发中,主分支通常包含了最新的代码和功能。 7. 编程实践建议: 在使用pyedgar库之前,建议先阅读官方文档,了解其详细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指南。此外,进行编程实践时,应当注意遵守SEC的使用条款,确保只下载和使用公开提供的数据。 8. EDGAR数据的应用场景: EDGAR数据广泛应用于金融分析、市场研究、合规性检查、学术研究等领域。通过编程访问EDGAR数据可以让用户快速获取到一手的财务和公司运营信息,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9. Python库的维护和更新: 随着EDGAR数据库内容的持续更新和变化,pyedgar库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证与EDGAR系统的接口兼容性。开发者社区对于这类开源项目的支持和贡献也非常重要。 10. 注意事项: 在使用pyedgar库下载和处理数据时,用户应当确保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关于数据版权和隐私方面的规定。此外,用户在处理敏感数据时,还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