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POINT_ROOT: command not found

时间: 2024-07-23 18:00:58 浏览: 38
如果在CentOS 7环境中遇到`CHECKPOINT_ROOT: command not found`的错误,这通常意味着系统找不到名为`CHECKPOINT_ROOT`的命令。这个错误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检查命令是否存在:确保`checkpoint_root`(可能是大小写敏感)这个命令已经被安装并在环境变量$PATH中包含了其可执行路径。可以通过运行`which checkpoint_root`来查找命令的位置。 ```bash [root@centos7 ~]# which checkpoint_root ``` 如果结果为空,则说明该命令未安装或不在默认路径下。 2. 搜索命令所在的目录:参照上一步提到的`echo $PATH`的结果,查看`checkpoint_root`是否位于其中。如果不是,需要手动添加该目录到PATH环境变量中。例如,如果它在`/opt/myapp/bin`,可以这样操作: ```bash export PATH=$PATH:/opt/myapp/bin ``` 然后重新加载环境变量使更改生效: ```bash source ~/.bashrc ``` 3. 检查应用或软件包:`checkpoint_root`可能是某个特定应用或软件包的一部分。确认是否已经正确安装并配置了该软件,或者尝试通过包管理器(如yum或dnf)安装相应的命令。
相关问题

processor_cfg: type: "processor.pose_demo.inference" gpus: 1 worker_per_gpu: 1 video_file: resource/data_example/skateboarding.mp4 save_dir: "work_dir/pose_demo" detection_cfg: model_cfg: configs/mmdet/cascade_rcnn_r50_fpn_1x.py checkpoint_file: mmskeleton://mmdet/cascade_rcnn_r50_fpn_20e bbox_thre: 0.8 estimation_cfg: model_cfg: configs/pose_estimation/hrnet/pose_hrnet_w32_256x192_test.yaml checkpoint_file: mmskeleton://pose_estimation/pose_hrnet_w32_256x192 data_cfg: image_size: - 192 - 256 pixel_std: 200 image_mean: - 0.485 - 0.456 - 0.406 image_std: - 0.229 - 0.224 - 0.225 post_process: true argparse_cfg: gpus: bind_to: processor_cfg.gpus help: number of gpus video: bind_to: processor_cfg.video_file help: path to input video worker_per_gpu: bind_to: processor_cfg.worker_per_gpu help: number of workers for each gpu skeleton_model: bind_to: processor_cfg.estimation_cfg.model_cfg skeleton_checkpoint: bind_to: processor_cfg.estimation_cfg.checkpoint_file detection_model: bind_to: processor_cfg.detection_cfg.model_cfg detection_checkpoint: bind_to: processor_cfg.detection_cfg.checkpoint_file

根据您提供的配置文件,这是一个用于姿态估计的pose_demo的配置示例。该配置文件包括了处理器配置(processor_cfg)和命令行参数配置(argparse_cfg)。 处理器配置包括以下内容: - type:指定处理器类型为"processor.pose_demo.inference",这可能是一个自定义的处理器类型。 - gpus:指定使用的GPU数量为1。 - worker_per_gpu:指定每个GPU的worker数量为1。 - video_file:指定输入视频的路径为"resource/data_example/skateboarding.mp4"。 - save_dir:指定结果保存的目录路径为"work_dir/pose_demo"。 检测配置(detection_cfg)包括以下内容: - model_cfg:指定检测模型的配置文件路径为"configs/mmdet/cascade_rcnn_r50_fpn_1x.py"。 - checkpoint_file:指定检测模型的checkpoint路径为"mmskeleton://mmdet/cascade_rcnn_r50_fpn_20e"。 - bbox_thre:指定检测目标的边界框阈值为0.8。 估计配置(estimation_cfg)包括以下内容: - model_cfg:指定姿态估计模型的配置文件路径为"configs/pose_estimation/hrnet/pose_hrnet_w32_256x192_test.yaml"。 - checkpoint_file:指定姿态估计模型的checkpoint路径为"mmskeleton://pose_estimation/pose_hrnet_w32_256x192"。 - data_cfg:指定姿态估计模型的数据配置,包括图像尺寸、像素标准化值、图像均值和标准差以及后处理选项。 命令行参数配置(argparse_cfg)包括了一些命令行参数的绑定,用于从命令行传递参数给处理器配置。 例如,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行参数来运行pose_demo: ``` python pose_demo.py --gpus 1 --video resource/data_example/skateboarding.mp4 --worker_per_gpu 1 --skeleton_model configs/pose_estimation/hrnet/pose_hrnet_w32_256x192_test.yaml --skeleton_checkpoint mmskeleton://pose_estimation/pose_hrnet_w32_256x192 --detection_model configs/mmdet/cascade_rcnn_r50_fpn_1x.py --detection_checkpoint mmskeleton://mmdet/cascade_rcnn_r50_fpn_20e ```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具体的使用方式和命令行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实际情况。 如果您有进一步的问题,请提供更多细节,我将尽力帮助您。

NameError: name 'checkpoint_dir' is not defined

`NameError: name 'checkpoint_dir' is not defined` 的错误提示说明 `checkpoint_dir` 变量没有被定义或者当前作用域无法访问到 `checkpoint_dir` 变量。请确认 `checkpoint_dir` 变量是否已经被正确地定义和赋值。 如果您的代码中已经定义了 `checkpoint_dir` 变量,但是仍然报错,可能是因为 `checkpoint_dir` 变量的作用域不正确。请检查变量定义的位置和代码中使用变量的位置是否在同一个作用域内。 如果您的代码中没有定义 `checkpoint_dir` 变量,可以尝试在代码中添加如下语句来定义变量: ``` checkpoint_dir = "path/to/checkpoint" ``` 其中,`path/to/checkpoint` 表示检查点文件所在的路径。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该路径。

相关推荐

def test(checkpoint_dir, style_name, test_dir, if_adjust_brightness, img_size=[256,256]): # tf.reset_default_graph() result_dir = 'results/'+style_name check_folder(result_dir) test_files = glob('{}/*.*'.format(test_dir)) test_real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1, None, None, 3], name='test') with tf.variable_scope("generator", reuse=False): test_generated = generator.G_net(test_real).fake saver = tf.train.Saver() gpu_options = tf.GPUOptions(allow_growth=True) with tf.Session(config=tf.ConfigProto(allow_soft_placement=True, gpu_options=gpu_options)) as sess: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run() # load model ckpt = tf.train.get_checkpoint_state(checkpoint_dir) # checkpoint file information if ckpt and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 ckpt_name = os.path.basename(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 # first line saver.restore(sess, os.path.join(checkpoint_dir, ckpt_name)) print(" [*] Success to read {}".format(os.path.join(checkpoint_dir, ckpt_name))) else: print(" [*] Failed to find a checkpoint") return # stats_graph(tf.get_default_graph()) begin = time.time() for sample_file in tqdm(test_files) : # print('Processing image: ' + sample_file) sample_image = np.asarray(load_test_data(sample_file, img_size)) image_path = os.path.join(result_dir,'{0}'.format(os.path.basename(sample_file))) fake_img = sess.run(test_generated, feed_dict = {test_real : sample_image}) if if_adjust_brightness: save_images(fake_img, image_path, sample_file) else: save_images(fake_img, image_path, None) end = time.time() print(f'test-time: {end-begin} s') print(f'one image test time : {(end-begin)/len(test_files)} s'什么意思

import time import tensorflow.compat.v1 as tf tf.disable_v2_behavior()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import mnist_inference import mnist_train tf.compat.v1.reset_default_graph() EVAL_INTERVAL_SECS = 10 def evaluate(mnist): with tf.Graph().as_default() as g: #定义输入与输出的格式 x = tf.compat.v1.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mnist_inference.INPUT_NODE], name='x-input') y_ = tf.compat.v1.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mnist_inference.OUTPUT_NODE], name='y-input') validate_feed = {x: mnist.validation.images, y_: mnist.validation.labels} #直接调用封装好的函数来计算前向传播的结果 y = mnist_inference.inference(x, None) #计算正确率 correcgt_prediction = tf.equal(tf.argmax(y, 1), tf.argmax(y_, 1)) accuracy = tf.reduce_mean(tf.cast(correcgt_prediction, tf.float32)) #通过变量重命名的方式加载模型 variable_averages = tf.train.ExponentialMovingAverage(0.99) variable_to_restore = variable_averages.variables_to_restore() saver = tf.train.Saver(variable_to_restore) #每隔10秒调用一次计算正确率的过程以检测训练过程中正确率的变化 while True: with tf.compat.v1.Session() as sess: ckpt = tf.train.get_checkpoint_state(minist_train.MODEL_SAVE_PATH) if ckpt and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 #load the model saver.restore(sess,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 global_step =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split('/')[-1].split('-')[-1] accuracy_score = sess.run(accuracy, feed_dict=validate_feed) print("After %s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 %g" % (global_step, accuracy_score)) else: print('No checkpoint file found') return time.sleep(EVAL_INTERVAL_SECS) def main(argv=None):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r"D:\Anaconda123\Lib\site-packages\tensorboard\mnist", one_hot=True) evaluate(mn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tf.compat.v1.app.run()对代码进行改进

以下代码有什么错误,怎么修改: import tensorflow.compat.v1 as tf tf.disable_v2_behavior()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input_data import model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xlsxwriter num_threads = 4 def evaluate_one_image(): workbook = xlsxwriter.Workbook('formatting.xlsx') worksheet = workbook.add_worksheet('My Worksheet') with tf.Graph().as_default(): BATCH_SIZE = 1 N_CLASSES = 4 image = tf.cast(image_array, tf.float32) image = tf.image.per_image_standardization(image) image = tf.reshape(image, [1, 208, 208, 3]) logit = model.cnn_inference(image, BATCH_SIZE, N_CLASSES) logit = tf.nn.softmax(logit)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hape=[208, 208, 3]) logs_train_dir = 'log/' saver = tf.train.Saver() with tf.Session() as sess: print("从指定路径中加载模型...") ckpt = tf.train.get_checkpoint_state(logs_train_dir) if ckpt and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 global_step =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split('/')[-1].split('-')[-1] saver.restore(sess, ckpt.model_checkpoint_path) print('模型加载成功, 训练的步数为: %s' % global_step) else: print('模型加载失败,checkpoint文件没找到!') prediction = sess.run(logit, feed_dict={x: image_array}) max_index = np.argmax(prediction) workbook.close() def evaluate_images(test_img): coord = tf.train.Coordinator() threads = tf.train.start_queue_runners(coord=coord) for index,img in enumerate(test_img): image = Image.open(img) image = image.resize([208, 208]) image_array = np.array(image) tf.compat.v1.threading.Thread(target=evaluate_one_image, args=(image_array, index)).start() coord.request_stop() coord.join(threads) if __name__ == '__main__': test_dir = 'data/test/' import glob import xlwt test_img = glob.glob(test_dir + '*.jpg') evaluate_images(test_img)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基于springboot大学生智能消费记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基于springboot大学生智能消费记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recommend-type

计算机人脸表情动画技术发展综述

"这篇论文是关于计算机人脸表情动画技术的综述,主要探讨了近几十年来该领域的进展,包括基于几何学和基于图像的两种主要方法。作者姚俊峰和陈琪分别来自厦门大学软件学院,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论文深入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计算机人脸表情动画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关键分支,其目标是创建逼真的面部表情动态效果。这一技术在电影、游戏、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基于几何学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对人体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建模。这种技术通常需要详细的人脸解剖学知识,通过数学模型来模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进而驱动3D人脸模型的表情变化。优点在于可以实现高度精确的表情控制,但缺点是建模过程复杂,对初始数据的需求高,且难以适应个体间的面部差异。 另一方面,基于图像的方法则侧重于利用实际的面部图像或视频来生成动画。这种方法通常包括面部特征检测、表情识别和实时追踪等步骤。通过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从输入的图像中提取面部特征点,然后将这些点的变化映射到3D模型上,以实现表情的动态生成。这种方法更灵活,能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但可能受光照、角度和遮挡等因素影响,导致动画质量不稳定。 论文中还可能详细介绍了各种代表性的算法和技术,如线性形状模型(LBS)、主动形状模型(ASM)、主动外观模型(AAM)以及最近的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表情识别和生成上的应用。同时,作者可能也讨论了如何解决实时性和逼真度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如何提升面部表情的自然过渡和细节表现。 未来,人脸表情动画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建模工具,更高精度的面部捕捉技术,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表情生成中的进一步应用。此外,跨学科的合作,如神经科学、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有望推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实时处理中的数据流管理:高效流动与网络延迟优化

![实时处理中的数据流管理:高效流动与网络延迟优化](https://developer.qcloudimg.com/http-save/yehe-admin/70e650adbeb09a7fd67bf8deda877189.png) # 1. 数据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数据流管理是现代IT系统中处理大量实时数据的核心环节。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数据流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在企业级应用中发挥作用。我们首先会介绍数据流的定义、它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传递信息。接下来,本章会分析数据流管理的不同层面,包括数据的捕获、存储、处理和分析。此外,我们也会讨论数据流的特性,比如它的速度
recommend-type

如何确认skopt库是否已成功安装?

skopt库,全称为Scikit-Optimize,是一个用于贝叶斯优化的库。要确认skopt库是否已成功安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打开命令行工具,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CMD或PowerShell,在Unix-like系统中可以使用Terminal。 2. 输入命令 `python -m skopt` 并执行。如果安装成功,该命令将会显示skopt库的版本信息以及一些帮助信息。如果出现 `ModuleNotFoundError` 错误,则表示库未正确安装。 3. 你也可以在Python环境中导入skopt库来测试,运行如下代码: ```python i
recommend-type

关系数据库的关键字搜索技术综述:模型、架构与未来趋势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搜索研究综述"这一主题,重点关注于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关键技术。首先,作者从数据建模的角度出发,概述了关键字搜索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应用,包括如何设计和构建有效的数据模型,以便更好地支持关键字作为查询条件进行高效检索。这些模型可能涉及索引优化、数据分区和规范化等,以提升查询性能和查询结果的相关性。 在体系结构方面,文章对比了不同的系统架构,如全文搜索引擎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融合,以及基于云计算或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关键字搜索解决方案。这些架构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系统的扩展性、响应时间和查询复杂度有重大影响。 关键算法部分是研究的核心,文章详细分析了诸如倒排索引、布尔逻辑运算、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词频-逆文档频率)等算法在关键字搜索中的作用。同时,也讨论了近似匹配、模糊查询以及动态调整权重等技术,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然而,论文并未忽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比如查询效率低下、对自然语言理解的局限、数据隐私保护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改进算法以提升搜索速度,增强对用户查询意图的理解,以及开发更安全的隐私保护策略。 此外,本文还提及了关键词搜索的关键术语,如"top-k查询",这是一种返回最相关结果前k个的查询方式,常用于信息检索和推荐系统中。而"数据库模式"则涵盖了数据结构和组织方式,是实现关键字搜索的基础。 这篇综述论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搜索技术的现状,识别挑战,并推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通过阅读这篇论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设计更智能、更高效的数据库搜索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recommend-type

"互动学习:行动中的多样性与论文攻读经历"

多样性她- 事实上SCI NCES你的时间表ECOLEDO C Tora SC和NCESPOUR l’Ingén学习互动,互动学习以行动为中心的强化学习学会互动,互动学习,以行动为中心的强化学习计算机科学博士论文于2021年9月28日在Villeneuve d'Asq公开支持马修·瑟林评审团主席法布里斯·勒菲弗尔阿维尼翁大学教授论文指导奥利维尔·皮耶昆谷歌研究教授:智囊团论文联合主任菲利普·普雷教授,大学。里尔/CRISTAL/因里亚报告员奥利维耶·西格德索邦大学报告员卢多维奇·德诺耶教授,Facebook /索邦大学审查员越南圣迈IMT Atlantic高级讲师邀请弗洛里安·斯特鲁布博士,Deepmind对于那些及时看到自己错误的人...3谢谢你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两位博士生导师Olivier和Philippe。奥利维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对你来说完全有意义了。从科学上讲,你知道在这篇论文的(许多)错误中,你是我可以依
recommend-type

实时识别加速秘籍:内存优化与并行处理技术

![实时识别加速秘籍:内存优化与并行处理技术](https://ares.decipherzone.com/blog-manager/uploads/banner_webp_24b8d9dc-ec88-456d-aa06-7cc90c0c584a.webp) # 1. 内存优化与并行处理技术概述 ## 1.1 内存优化与并行处理的兴起背景 随着计算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应用程序对硬件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内存作为程序运行的直接支撑环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在有限的物理内存条件下,如何通过优化手段提升内存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成为了IT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并行处理技术利用
recommend-type

matlab二维数组保留6位小数

在MATLAB中,如果你想要显示二维数组的元素保留到6位小数,可以使用`format`函数设置显示格式,但请注意,这并不会改变数据本身的精度,仅仅是改变了输出的显示方式。如果需要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保留数值精度(比如输出到文本文件),你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如`fprintf`或者在保存数据时指定精度。 下面是一个如何设置MATLAB命令窗口输出格式的示例: ```matlab format long e; % 设置为长格式,并保留6位小数 A = [1.23456789, 2.12345678; 3.45678901, 4.34567890]; disp(A); ``` 上述
recommend-type

迭代自适应逆滤波在语音情感识别中的应用

"这篇论文探讨了基于NAQ(归一化振幅商)的语音情感识别技术,通过迭代自适应逆滤波器估计声门激励,利用F-ratio准则评估情感区分能力,并采用混合高斯模型进行情感建模和识别。实验在eNTERFACE'05情感语音数据库上进行,对比了整句NAQ值和元音段NAQ值作为特征的效果,结果显示元音段NAQ值是有效的语音情感特征。"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语音情感识别,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来提取情感特征。首先,使用迭代自适应逆滤波器来估计声门激励,这是一种用于解析语音信号,获取其基本成分的技术。该方法能够精细地分析语音信号的时域特性,为后续的情感识别提供基础数据。 接下来,论文提到了归一化振幅商(NAQ)作为特征。NAQ是衡量声门激励振幅变化的一个参数,它能够反映语音信号的动态特性,对于情感表达有显著的影响。为了评估NAQ在情感区分上的能力,研究者应用了F-ratio准则。F-ratio是一种统计检验,用于判断不同组间的方差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这里用于判断不同情感状态下的NAQ值是否有明显区别。 之后,混合高斯模型(GMM)被用来建立语音情感模型并进行识别。GMM是一种概率模型,常用于语音识别领域,能有效捕获数据的统计分布特性。在本研究中,GMM被用来建模不同情感状态下的NAQ分布,从而实现情感的分类和识别。 实验部分,研究人员使用了eNTERFACE'05情感语音数据库,这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语音情感资源,包含了多种情感状态的语音样本。他们比较了以整个句子的NAQ值和仅以元音部分的NAQ值作为特征的情感识别效果。结果显示,元音段的NAQ值更能体现情感特征,这可能是因为元音在语音中承载了更多的情感信息。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通过综合运用迭代自适应逆滤波、归一化振幅商、F-ratio准则和混合高斯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情感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特别是在使用元音段NAQ值作为特征时,能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项工作对于理解人类情感表达、提升人机交互体验以及发展情感计算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