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 += 1 model.train(True) prog = tqdm(data_loader) for i, (img, target) in enumerate(prog): for param in model.parameters(): param.grad = None res = full_forward(model, img, target, metrics) res['loss'].backward() opt.step() if (i+1) % 1000 == 0: prog.set_postfix(metrics.peek()) metrics_vals = metrics.evaluate() logstr = f'Epoch {epoch:02d} - Train: ' \ + ', '.join(f'{key}: {val:.3f}' for key, val in metrics_vals.items()) with (log_dir / 'metrics.txt').open('a+') as f: print(logstr, file=f)是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4-14 18:31:51 浏览: 150
BBN.iNaturalist2017.res50.180epoch.best_model.pth
这段代码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一部分,包括了每个时代(epoch)的训练步骤以及指标的记录和日志输出。
首先,`epoch += 1`用于更新当前时代的计数器。
然后,`model.train(True)`设置模型为训练模式,以启用训练相关的功能,比如启用 dropout 和批归一化层的统计信息更新。
接下来,使用`tqdm`库创建一个进度条对象`prog`,用于在命令行界面显示训练进度。
然后,通过迭代`data_loader`获取每个小批量的图像`img`和目标`target`。
在每个小批量的训练过程中,首先使用`model.parameters()`迭代模型的所有参数,并将它们的梯度设置为 None,以清除之前的梯度。
接下来,调用`full_forward()`函数对模型进行前向传播,并得到包含损失和其他指标的结果`res`。
然后,通过`res['loss'].backward()`计算损失函数关于模型参数的梯度。
接着,通过`opt.step()`更新模型参数,即执行优化器的参数更新步骤。
每当迭代次数达到一定数量(这里是每 1000 次),使用`tqdm.set_postfix()`方法在进度条中显示指标的当前值。
在每个时代结束后,通过`metrics.evaluate()`计算指标的平均值,并将结果保存在`metrics_vals`中。
然后,通过字符串格式化将指标的值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包括当前时代数和训练指标的数值。
最后,将日志字符串`logstr`写入到一个名为`metrics.txt`的文件中,该文件位于`log_dir`目录下。这样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记录每个时代的指标值,以便后续分析和可视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