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参数为多少void TIM1_Int_Init();是1ms进一次中断、

时间: 2023-09-21 19:06:03 浏览: 152
### 回答1: 要使得定时器 TIM1 每隔 1 毫秒触发一次中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设置参数: 1. 计算计数器自动重装载值 ARR 的大小: 由于定时器时钟频率为 APB2 总线频率的 2 倍,而 APB2 总线频率为 72MHz,因此定时器时钟频率为 144MHz。又因为要实现 1 毫秒中断一次,因此定时器每隔 1 毫秒需要计数器计数 1 次。因此,计数器自动重装载值 ARR 可以计算为: ARR = 定时器时钟频率 / 计数频率 - 1 = 144000000 / 1000 - 1 = 143999 2. 设置预分频器的大小: 为了使得计数频率为 1kHz,需要设置预分频器的大小为 71(因为预分频器的分频系数为实际分频值加 1)。因此,预分频器的值为: PSC = 预分频值 - 1 = 71 - 1 = 70 3. 将 ARR 和 PSC 的值分别赋给计数器的自动重装载寄存器 ARR 和预分频寄存器 PSC: TIM1->ARR = 143999; TIM1->PSC = 70; 4. 启用定时器 TIM1 的更新事件和中断: TIM1->DIER |= TIM_DIER_UIE; 5. 使能定时器 TIM1: TIM1->CR1 |= TIM_CR1_CEN; 完整的函数如下所示: void TIM1_Int_Init(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TIM1, ENABLE); //使能 TIM1 时钟 //设置定时器 TIM1 的参数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143999; //自动重装载值 ARR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0; //预分频器的值 PSC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1,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ITConfig(TIM1, TIM_IT_Update, ENABLE); //使能 TIM1 更新中断 //设置 NVIC 中断优先级组为 1,并使能 TIM1 更新中断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1_UP_IRQn;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TIM_Cmd(TIM1, ENABLE); //使能定时器 TIM1 } ### 回答2: 设置参数为多少,使得函数void TIM1_Int_Init()可以实现每1ms进一次中断。 要实现每1ms进一次中断,需要根据系统时钟频率来确定TIM1的预分频系数和计数器值。 首先,假设系统时钟频率为F,要求1ms进一次中断,则计数器每计满一次应经过的时间应为1ms。假设计数器的位数为n,则计数器的最大值为2^n-1。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2^n-1) / F = 1ms 解上述等式,得到: 2^n-1 = F * 1ms 将F乘以1ms的换算关系1ms = 1000000ns,将F替换为CPU的频率,得到: 2^n-1 = CPU频率 * 1000000ns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n进行遍历,来找到满足上述等式的最小的n,从而确定计数器的位数。 假设找到了计数器位数n之后,再通过计算得到预分频系数,计算公式为: 预分频系数 = (F / 1000) - 1 其中,F表示系统时钟频率。 最后,在函数void TIM1_Int_Init()中,将找到的计数器位数n和预分频系数设置给TIM1计数器和预分频器寄存器,并使得TIM1工作在向上计数模式。 综上所述,根据系统时钟频率F,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合适的计数器位数n和预分频系数,并将其设置给TIM1计数器和预分频器寄存器,从而实现1ms进一次中断的要求。 ### 回答3: TIM1_Int_Init()函数是用于初始化TIM1计时器,并设置每隔1ms触发一次中断的参数。 在该函数中,我们需要做以下设置: 1. 首先,我们需要开启TIM1时钟,使其能够工作。通过设置RCC_APB2Periph_TIM1来开启TIM1时钟。 2.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TIM1的工作模式。通过设置TIM1的控制寄存器CR1,将TIM1设置为向上计数模式,并使其在溢出时自动重装载。 3. 然后,我们需要设置TIM1的预分频器,以确定每个计数周期的时钟频率。通过设置TIM1的预分频寄存器PSC,将时钟频率设置为1MHz,即每个计数周期为1us。 4.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TIM1的自动重装载寄存器ARR,以确定定时器的计数周期。通过设置ARR为1000,即每个计数周期为1ms。 5. 然后,我们需要使能TIM1的更新中断,并设置优先级。通过设置TIM1的中断使能寄存器DIER和中断优先级寄存器NVIC,使TIM1能够触发中断,并设置中断的优先级为较高。 6. 最后,我们需要启动TIM1计数器,使其开始计数。通过设置TIM1的控制寄存器CR1,将计时器使能,并开始计数。 总结起来,通过以上设置,TIM1_Int_Init()函数能够实现每隔1ms触发一次中断的功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以下程序为 实现PWM的主要程序。 //通用定时器1中断初始化,这里时钟若选择72M void TIM3_Int_Init(u16 arr,u16 psc)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arr;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psc;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Cmd(TIM3, ENABLE); } //TIM3的PWM输出初始化 void TIM3_PWM_Init(u16 arr,u16 psc)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arr;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psc;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 = TIM_OCMode_PWM2;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 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 = TIM_OCPolarity_High; TIM_OC2Init(TIM3,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2PreloadConfig(TIM3, TIM_OCPreload_Enable); TIM_Cmd(TIM3, ENABLE); } 请说明: (1) 若设置PWM频率为10K,则TIM3_PWM_Init( ) 如何设置形参? (2)若利用PA8,PA9,PA10 输出频率为10K,占空比分别为20%,35%,50%的脉冲信号(利用定时器1),请参考 函数TIM3_PWM_Init(u16 arr,u16 psc)和 调用函数TIM_SetCompare1( ),TIM_SetCompare2( ),TIM_SetCompare3( )来完成编程。

这段代码的含义(#include "stm32f10x.h" // Device header #include "stm32f10x_gpio.h" #define PWM_PERIOD 1000 // PWM波形周期,单位us void TIM_Configuration(void); 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 int main(void) { GPIO_Configuration(); TIM_Configuration(); while (1) { // 不断更新PWM占空比以控制电机转速 TIM_SetCompare2(TIM1, 500); // 设置占空比为50% delay_ms(1000); TIM_SetCompare2(TIM1, 750); // 设置占空比为75% delay_ms(1000); TIM_SetCompare2(TIM1, 250); // 设置占空比为25% delay_ms(1000); } } 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RCC_APB2Periph_GPIOB | 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 PA8 -> TIM1_CH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8;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PB13 -> TIM1_CH2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3;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 PB14 -> TIM1_CH3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4;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 PB15 -> DRV8313_EN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 PB12 -> DRV8313_FAULT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2;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 void TIM_Configuration(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BDTRInitTypeDef TIM_BDTR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TIM1, ENABLE);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PWM_PERIOD - 1;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2 - 1; // 72MHz时钟,分频为72,计数频率为1MHz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1, &TIM_TimeBaseStructure); // PWM模式1,TIM1_CH2作为PWM输出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 = TIM_OCMode_PWM1;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 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 0;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 = TIM_OCPolarity_High; TIM_OC2Init(TIM1,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2PreloadConfig(TIM1, TIM_OCPreload_Enable); // 启用死区时间,设置死区时间为1us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DeadTime = 10;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AutomaticOutput = TIM_AutomaticOutput_Enable; TIM_BDTRConfig(TIM1, &TIM_BDTRInitStructure); // 启动TIM1 TIM_Cmd(TIM1, ENABLE); // 使能DRV8313芯片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15); })

修改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TIM4_Configuration(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 /* 使能定时器4时钟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4, ENABLE); / 定时器基本配置 /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20000; // 每个PWM周期为20ms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200 - 1; // 定时器预分频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4, &TIM_TimeBaseStructure); / PWM模式配置 / TIM_OCStructInit(&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 = TIM_OCMode_PWM1;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 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 0;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 = TIM_OCPolarity_High; / PWM输出通道1配置 / TIM_OC1Init(TIM4,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1PreloadConfig(TIM4, TIM_OCPreload_Enable); / PWM输出通道3配置 / TIM_OC3Init(TIM4,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3PreloadConfig(TIM4, TIM_OCPreload_Enable); / 使能定时器4 / TIM_Cmd(TIM4, ENABLE); } void Servo_Control(uint16_t angle1, uint16_t angle2) { uint16_t ccr1 = 1000 + (angle1 * 1000 / 180); // 将角度转换为对应的PWM占空比 uint16_t ccr3 = 1000 + (angle2 * 1000 / 270); / 设置PWM输出占空比 / TIM_SetCompare1(TIM4, ccr1); TIM_SetCompare3(TIM4, ccr3); } int main(void) { / 初始化定时器4和GPIOB的相应引脚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6 | GPIO_Pin_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TIM4_Configuration(); while(1) { Servo_Control(0, 0); // 控制舵机1和舵机2的角度 delay_ms(1000); // 延迟1秒 Servo_Control(90, 135); delay_ms(1000); Servo_Control(180, 270); delay_ms(1000); Servo_Control(90, 135); delay_ms(1000); } }

float speed; int main(void) { Breath_Init (); KEY_InitU(); OLED_Init(); Motor_init(); OLED_ShowString(1,1,"Rspeed:"); while (1) { Motor_derection(20); } } #include "stm32f10x.h" // Device header void Breath_Init ()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ENABL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2,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ucture; GPIO_Initst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AF_PP;//复用推挽 GPIO_Initstucture.GPIO_Pin=GPIO_Pin_0; GPIO_Initstucture.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ucture); TIM_InternalClockConfig(TIM2);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Initstucture; TIM_TimeBaseInitstucture.TIM_ClockDivision=TIM_CKD_DIV1; TIM_TimeBaseInitstucture.TIM_CounterMode=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stucture.TIM_Period=100-1;//72M/TIM_Period为频率也是ARR TIM_TimeBaseInitstucture.TIM_Prescaler=72-1;//分频也是PSC TIM_TimeBaseInitstucture.TIM_RepetitionCounter=0;//周期数 TIM_TimeBaseInit(TIM2,&TIM_TimeBaseInitstucture); 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StructInit(&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TIM_OCMode_PWM1;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TIM_OCPolarity_High;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0;//CCR TIM_OC1Init(TIM2,&TIM_OCInitstructure); TIM_Cmd(TIM2,ENABLE); } void TIM_Compare(uint16_t compare) { TIM_SetCompare1(TIM2,compare); } void KEY_InitD (void)//下拉 { //GPIOB初始化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GPIO_Mode_IPD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Pin_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GPIO_Initstructure); } void KEY_InitU (void)//上拉 { //GPIOB初始化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GPIO_Mode_IPU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GPIO_Initstructure); } uint16_t Key_GetNum () { uint8_t KeyNum = 0; if (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 GPIO_Pin_1) == 0) { Delay_ms(20); while (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 GPIO_Pin_1) == 0); Delay_ms(20); KeyNum = 1; } } void Motor_init ()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4|GPIO_Pin_5;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void Motor_derection (float speed) { if(speed>0) { GPIO_SetBits(GPIOA,GPIO_Pin_4);//in1 GPIO_ResetBits(GPIOA,GPIO_Pin_5);//in2 TIM_Compare(speed); } else GPIO_ResetBits(GPIOA,GPIO_Pin_4);//in1 GPIO_SetBits(GPIOA,GPIO_Pin_5);//in2 TIM_Compare(-speed); } 为什么直流电机不转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LITE-ON FW spec PS-2801-9L rev A01_20161118.pdf

LITE-ON FW spec PS-2801-9L
recommend-type

Basler GigE中文在指导手册

Basler GigE中文在指导手册,非常简单有效就可设定完毕。
recommend-type

独家2006-2021共16年280+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分解项、原始数据,多种方法!

(写在前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我终于更新了!!!泪目啊!继全网首发2005-202 1年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后,我终于更新了全网最新的2021年的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 产率,几千个数据值,超级全面!并且本次我未发布两个帖子拆分出售,直接在此帖子中一 并分享给大家链接!请按需购买!) 本数据集为2006-2021共计16年间我国2 80+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衡面板数据(包括累乘后的GTFP结果与分解项EC 、TC),同时提供四种方法的测算结果,共计4000+观测值,近两万个观测点,原始 数据链接这次也附在下方了。 首先是几点说明: ①我同时提供4种测算方法的结果(包 括分解项),均包含于测算结果文档。 ②测算结果与原始数据均为平衡面板数据,经过多 重校对,准确无误;可以直接用于Stata等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③测算结果中每一种 方法的第一列数据为“指数”即为GML指数,本次测算不采用ML等较为传统的方法(我 认为其不够创新)。 ④地级市数量为284个,原始数据未进行任何插值,均为一手整理 的真实数据。 ⑤(原始数据指标简介)投入向量为四项L:年末就业人数,K:资本存量 (参考复旦大学张
recommend-type

TS流结构分析(PAT和PMT).doc

分析数字电视中ts的结构和组成,并对PAT表,PMT表进行详细的分析,包含详细的解析代码,叫你如何解析TS流中的数据
recommend-type

2017年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撰写提纲及模板.

2017年青年科学基金(官方模板)填报说明、撰写提纲及模板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Simulink仿真: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伏MPPT改进算法 参考文献: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伏MPPT改进算法+录制视频讲解 仿真平台:MATLAB Simulink 关键词:光伏;MPPT;扰动观察法

Simulink仿真: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伏MPPT改进算法 参考文献: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伏MPPT改进算法+录制视频讲解 仿真平台:MATLAB Simulink 关键词:光伏;MPPT;扰动观察法;模糊控制 主要内容:针对 MPPT 算法中扰动观察法在稳态时容易在 MPP 点处震荡,以及步长固定后无法调整等缺点,提出一种算法的优化改进,将模糊控制器引入算法中,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偏差电压作为第一个输入量,同时考虑到扰动观察法抗干扰能力弱,再增加一个反馈变量做为第二输入量来提高其稳定性.仿真分析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扰动观察法,在外部温度和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改进的扰动观察法稳定性较好,追踪速率有所提高,同时需要的参数计算量少,能较好的追踪光伏最大功率。
recommend-type

免安装JDK 1.8.0_241:即刻配置环境运行

资源摘要信息:"JDK 1.8.0_241 是Java开发工具包(Java Development Kit)的版本号,代表了Java软件开发环境的一个特定发布。它由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oration)维护,是Java 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开发和部署桌面、服务器以及嵌入式环境中的Java应用程序。本版本是JDK 1.8的更新版本,其中的241代表在该版本系列中的具体更新编号。此版本附带了Java源码,方便开发者查看和学习Java内部实现机制。由于是免安装版本,因此不需要复杂的安装过程,解压缩即可使用。用户配置好环境变量之后,即可以开始运行和开发Java程序。" 知识点详细说明: 1. JDK(Java Development Kit):JDK是进行Java编程和开发时所必需的一组工具集合。它包含了Java运行时环境(JRE)、编译器(javac)、调试器以及其他工具,如Java文档生成器(javadoc)和打包工具(jar)。JDK允许开发者创建Java应用程序、小程序以及可以部署在任何平台上的Java组件。 2. Java 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ava SE是Java平台的标准版本,它定义了Java编程语言的核心功能和库。Java SE是构建Java EE(企业版)和Java ME(微型版)的基础。Java SE提供了多种Java类库和API,包括集合框架、Java虚拟机(JVM)、网络编程、多线程、IO、数据库连接(JDBC)等。 3. 免安装版:通常情况下,JDK需要进行安装才能使用。但免安装版JDK仅需要解压缩到磁盘上的某个目录,不需要进行安装程序中的任何步骤。用户只需要配置好环境变量(主要是PATH、JAVA_HOME等),就可以直接使用命令行工具来运行Java程序或编译代码。 4. 源码:在软件开发领域,源码指的是程序的原始代码,它是由程序员编写的可读文本,通常是高级编程语言如Java、C++等的代码。本压缩包附带的源码允许开发者阅读和研究Java类库是如何实现的,有助于深入理解Java语言的内部工作原理。源码对于学习、调试和扩展Java平台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5. 环境变量配置:环境变量是操作系统中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环境的参数。在JDK中,常见的环境变量包括JAVA_HOME和PATH。JAVA_HOME是JDK安装目录的路径,配置此变量可以让操作系统识别到JDK的位置。PATH变量则用于指定系统命令查找的路径,将JDK的bin目录添加到PATH后,就可以在命令行中的任何目录下执行JDK中的命令,如javac和java。 在实际开发中,了解并正确配置JDK对于Java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环节。掌握如何安装和配置JDK,以及如何理解JDK中的源码和各种工具,对于进行Java编程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提升效率与稳定性】:深入掌握单相整流器的控制策略

# 摘要 单相整流器作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领域。本文首先概述了单相整流器的基本概念,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的角色、数学模型以及控制策略。随后,针对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传统控制技术如PID控制和高级控制策略如模糊逻辑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的应用。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单相整流器性能的方法,如效率提升策略、系统稳定性措施,以及性能评估与优化方案。最后,文章探讨了单相整流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对新兴技术与市场趋势进行了展望。 # 关键字 单相整流器;电力电子器件;数学模型;控制策略;性能提升;应用案例 参考资源链接:[单相PWM整
recommend-type

你看这是ashx映射的cs文件初始代码,你看这里边根本就没有写对action参数进行任何操作但你.ashx?action=submit这样去做他就能返回出数据这是为什么

在ASP.NET中,.ashx文件(也称为HTTP处理程序)用于处理HTTP请求并返回响应。即使在初始代码中没有对action参数进行任何操作,系统仍然可以通过默认的ProcessRequest方法处理请求并返回数据。 当你在URL中传递参数(如?action=submit)时,这些参数会被包含在请求的查询字符串中。虽然你的代码没有显式地处理这些参数,但默认的ProcessRequest方法会接收这些参数并执行一些默认操作。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ashx文件示例: ```csharp <%@ WebHandler Language="C#" Class="MyHandler" %> us
recommend-type

机器学习预测葡萄酒评分:二值化品尝笔记的应用

资源摘要信息:"wine_reviewer:使用机器学习基于二值化的品尝笔记来预测葡萄酒评论分数"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机器学习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质量评估。在本案例中,将探讨一个名为wine_reviewer的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基于二值化的品尝笔记数据来预测葡萄酒评论的分数。这个项目不仅对于葡萄酒爱好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为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实践案例。 首先,要理解的关键词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它让计算机系统能够通过经验自动地改进性能,而无需人类进行明确的编程。在葡萄酒评分预测的场景中,机器学习算法将从大量的葡萄酒品尝笔记数据中学习,发现笔记与葡萄酒最终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这种相关性对新的品尝笔记进行评分预测。 接下来是“二值化”处理。在机器学习中,数据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二值化是指将数值型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0和1)的过程,这通常用于简化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或者是数据分类问题中的一种技术。在葡萄酒品尝笔记的上下文中,二值化可能涉及将每种口感、香气和外观等属性的存在与否标记为1(存在)或0(不存在)。这种方法有利于将文本数据转换为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处理的格式。 葡萄酒评论分数是葡萄酒评估的量化指标,通常由品酒师根据酒的品质、口感、香气、外观等进行评分。在这个项目中,葡萄酒的品尝笔记将被用作特征,而品酒师给出的分数则是目标变量,模型的任务是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新的品尝笔记进行分数预测。 在机器学习中,通常会使用多种算法来构建预测模型,如线性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机等。在wine_reviewer项目中,可能会尝试多种算法,并通过交叉验证等技术来评估模型的性能,最终选择最适合这个任务的模型。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数据集的质量和特征工程将直接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准备数据时,可能需要进行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文本规范化、特征选择等步骤。数据集中的标签(目标变量)即为葡萄酒的评分,而特征则来自于品酒师的品尝笔记。 项目还提到了“kaggle”和“R”,这两个都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常见的元素。Kaggle是一个全球性的数据科学竞赛平台,提供各种机器学习挑战和数据集,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专家。通过参与Kaggle竞赛,可以提升个人技能,并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R是一种用于统计计算和图形的编程语言和软件环境,它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使用R语言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 至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这里可能存在误解或打字错误。通常,这类名称应该表示存储项目相关文件的压缩包,例如“wine_reviewer-master.zip”。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了项目的源代码、数据集、文档和其它相关资源。在开始项目前,研究人员需要解压这个文件包,并且仔细阅读项目文档,以便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数据格式。 总之,wine_reviewer项目是一个结合了机器学习、数据处理和葡萄酒品鉴的有趣尝试,它不仅展示了机器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潜力,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可以为葡萄酒行业带来更客观、一致的评价标准,并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recommend-type

"互动学习:行动中的多样性与论文攻读经历"

多样性她- 事实上SCI NCES你的时间表ECOLEDO C Tora SC和NCESPOUR l’Ingén学习互动,互动学习以行动为中心的强化学习学会互动,互动学习,以行动为中心的强化学习计算机科学博士论文于2021年9月28日在Villeneuve d'Asq公开支持马修·瑟林评审团主席法布里斯·勒菲弗尔阿维尼翁大学教授论文指导奥利维尔·皮耶昆谷歌研究教授:智囊团论文联合主任菲利普·普雷教授,大学。里尔/CRISTAL/因里亚报告员奥利维耶·西格德索邦大学报告员卢多维奇·德诺耶教授,Facebook /索邦大学审查员越南圣迈IMT Atlantic高级讲师邀请弗洛里安·斯特鲁布博士,Deepmind对于那些及时看到自己错误的人...3谢谢你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两位博士生导师Olivier和Philippe。奥利维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对你来说完全有意义了。从科学上讲,你知道在这篇论文的(许多)错误中,你是我可以依
recommend-type

【单相整流器终极指南】:电气工程师的20年实用技巧大揭秘

![【单相整流器终极指南】:电气工程师的20年实用技巧大揭秘](https://www.kemet.com/content/dam/kemet/lightning/images/ec-content/2020/08/Figure-1-film-filtering-solution-diagram.jpg) # 摘要 单相整流器是电力电子技术中应用广泛的设备,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本文首先介绍了单相整流器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设计要点,性能评估方法以及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接着,探讨了单相整流器的进阶应用和优化策略,包括提高效率和数字化改造。文章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单
recommend-type

OxyPlot CategoryAxis

在OxyPlot中,CategoryAxis用于创建一个基于类别标签的轴,通常用于折线图或柱状图,其中每个轴的值代表不同的类别。以下是如何在XAML中设置和使用CategoryAxis的一个简单示例: ```xml <!-- 在你的XAML文件中 --> <oxy:CartesianChart x:Name="chart"> <oxy:CartesianChart.Axes> <oxy:CategoryAxis Title="Category" Position="Bottom"> <!-- 可以在这里添加类别标签 -->
recommend-type

STM32-F0/F1/F2电子库函数UCOS开发指南

资源摘要信息:"本资源专注于提供STM32单片机系列F0、F1、F2等型号的电子库函数信息。STM32系列微控制器是由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其F0、F1、F2系列主要面向不同的性能和成本需求。本资源中提供的库函数UCOS是一个用于STM32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包,支持操作系统编程,可以用于创建多任务应用程序,提高软件的模块化和效率。UCOS代表了μC/OS,即微控制器上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RTOS)内核,常用于教学和工业应用中。" 1. STM32单片机概述 STM32是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基于ARM Cortex-M微控制器的32位处理器。这些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如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STM32系列的产品线非常广泛,包括从低功耗的STM32L系列到高性能的STM32F系列,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2. STM32F0、F1、F2系列特点 STM32F0系列是入门级产品,具有成本效益和低功耗的特点,适合需要简单功能和对成本敏感的应用。 STM32F1系列提供中等性能,具有更多的外设和接口,适用于更复杂的应用需求。 STM32F2系列则定位于高性能市场,具备丰富的高级特性,如图形显示支持、高级加密等。 3. 电子库函数UCOS介绍 UCOS(μC/OS)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它支持多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时间管理等实时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开发者可以利用UCOS库函数来简化多任务程序的开发。μC/OS是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因其源代码开放、可裁剪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商业产品中。 4. STM32与UCOS结合的优势 将UCOS与STM32单片机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利用STM32的处理能力和资源,同时通过UCOS的多任务管理能力,开发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程序,实现复杂的功能。它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任务调度,可以优化资源的使用,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5. 开发环境与工具 开发STM32单片机和UCOS应用程序通常需要一套合适的开发环境,如Keil uVision、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集成开发环境(IDE),以及相应的编译器和调试工具。此外,开发人员还需要具备对STM32硬件和UCOS内核的理解,以正确地配置和优化程序。 6. 文件名称列表分析 根据给出的文件名称列表“库函数 UCOS”,我们可以推断该资源可能包括了实现UCOS功能的源代码文件、头文件、编译脚本、示例程序、API文档等。这些文件是开发人员在实际编程过程中直接使用的材料,帮助他们理解如何调用UCOS提供的接口函数,如何在STM32单片机上实现具体的功能。 7. 开发资源和社区支持 由于STM32和UCOS都是非常流行和成熟的技术,因此围绕它们的开发资源和社区支持非常丰富。开发者可以找到大量的在线教程、论坛讨论、官方文档和第三方教程,这些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开发效率。对于使用STM32单片机和UCOS的开发者来说,加入这些社区,与其他开发者交流经验,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步骤。 综上所述,资源“电子-库函数UCOS.rar”提供了STM32单片机特别是F0、F1、F2系列的UCOS实时操作系统库函数,这些资源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来说,是提高开发效率和实现复杂功能的重要工具。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库函数,开发者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出稳定、高效的嵌入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