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在简单均匀散列的假设下,对于用链接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一次成功查找所需的平均时间,请给出详细过程
时间: 2023-06-04 15:06:36 浏览: 104
好的,我理解了你的要求。针对你的问题,我可以回答。
根据简单均匀散列的假设,每个关键字被散列到每个地址的概率相等,也就是说,哈希值的分布是均匀的,每个地址的访问概率相等。
对于用链接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当哈希冲突发生时,我们将具有相同哈希值的关键字连成一个链表存储在该地址上。因此,查找某个关键字的过程就是在链表上顺序查找。
假设散列表中有 n 个关键字,m 个地址,每个地址平均有 k 个关键字。一次成功查找,需要在哈希表中查找对应的地址,再在对应地址的链表中寻找目标关键字。由于哈希值是均匀分布的,所以查找地址的期望时间是 O(1),也就是常数时间。
对于在链表中查找目标关键字,由于每个地址上的链表长度不一定相等,因此平均查找的时间会依赖于链表的平均长度。
假设每个地址上的链表平均长度为 λ,那么查找某个关键字在链表中的期望比较次数就是 λ/2。因此,一次成功查找所需的平均时间就是 O(1+λ/2)。
根据链接法的实现方式,当 λ 很小时,查找时间会很短;当 λ 逐渐增大时,查找时间也会相应地增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数据规模和操作次数来选取合适的哈希表长度和散列函数。
相关问题
求在简单均匀散列的假设下,对于用链接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一次成功查找所需的平均时间,请给出证明过程
对于用链接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每个桶里存储的是一个链表,如果存在冲突,新的数据将被加入链表的末尾。在简单均匀散列的假设下,每个元素被散列到每个桶中的概率相等,即 $P(h(k) = i) = \frac{1}{m}$,其中 $m$ 为桶的个数。
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数据,链表长度为 $l$,则查找该数据需要遍历链表,平均需要遍历 $l/2$ 个元素才能找到。
将每个元素被加入链表的位置看作独立的事件,即每个元素的散列位置不会受到前面元素的影响,则在链表中查找一个特定数据的时间是 $O(l)$。
则查找成功的概率是 $P_{search} = \frac{1}{m}$,对于长度为 $l$ 的链表,查找成功的总时间是 $T_{search} = lP_{search}$。
则用链接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一次成功查找所需的平均时间为 $\frac{1}{m}\sum_{i=0}^{m-1}{n_i}$,其中 $n_i$ 为散列表中第 $i$ 个桶中链表长度的期望值。可以证明:$E(n_i)=\frac{1+\alpha}{2}$,其中 $\alpha$ 为装载因子,定义为散列表中元素个数与桶个数的比值,即 $\alpha=\frac{n}{m}$。
因此,一次成功查找的平均时间为 $\frac{1}{m}\sum_{i=0}^{m-1}{E(n_i)}=\frac{1}{m}\sum_{i=0}^{m-1}{\frac{1+\alpha}{2}}=\frac{1+\alpha}{2}$,即 $O(1)$。
三大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 三种查找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计算方法
#### 1. 散列表(哈希表)
对于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其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定义如下:
- **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是指找到表中已有表项所需的平均比较次数。当发生碰撞时,通过线性探测来寻找下一个可用位置直到找到目标键值为止。
- **查找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则是指在确认不存在某特定键的情况下所经历的探测量,即使最终确定该键不在表内也需完成整个过程以定位插入点[^1]。
具体公式可以表示为:
\[ ASL_{succ}(n)=\frac{1}{n}\sum^{n}_{i=0}C_i \]
其中 \( C_i \) 表示第 i 次查找所需进行的关键字比较次数;\( n \) 是已存储记录数。
而查找失败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一些,因为这涉及到遍历直至发现空槽位或回到起点前未遇相同关键字的情形。一般情况下会假设均匀分布并基于装载因子 α 来估算期望值。
```python
def hash_search_successful_average(n, comparisons):
"""计算散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return sum(comparisons[:n]) / n if n != 0 else 0
```
#### 2. 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适用于有序数组,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将搜索范围缩小一半,从而快速定位到目标元素的位置。这种策略使得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仅为 O(log₂N),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
对于长度为 N 的序列来说,如果数据是随机排列且无重复,则可近似认为每一步都有相等概率落在左半边还是右半边,那么平均而言经过 log₂(N+1)-1 步就能命中目标节点。
```python
import math
def binary_search_average_length(N):
"""估计二分查找的成功平均查找长度"""
return (math.log2(N + 1)) - 1 if N > 0 else 0
```
#### 3. 线性查找
线性查找是最简单的顺序访问方式之一,它依次检查每一个元素直到遇到匹配项或者到达列表末端。由于没有任何预处理步骤用于加速检索速度,所以无论何时都得从头至尾扫描一遍才能得出结论。
在这种情形下,理想状态下每个项目被选中的几率都是相同的——即 1/N ——故而在统计意义上平均每趟行程要走过大约一半的距离才会碰到想要的东西。
```python
def linear_search_average_length(N):
"""计算线性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return (N + 1) / 2 if N > 0 else 0
```
### 不同查找算法性能对比分析
不同类型的查找算法各有优劣之处,适用场景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线性结构上执行简单操作时可以选择线性查找;而对于已经排序的数据集推荐优先考虑二分查找;至于动态变化频繁的对象集合则更适合构建高效的索引机制如散列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讨论仅限于理论层面的理想状况,实际应用还需综合考量诸如缓存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