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as框架对数据集进行十分类,并对测试的成果进行混淆矩阵分析的代码,并请解释每段代码含义,以及混淆矩阵得出的准确率和网络模型测试后得出的准确率不一致的原因
时间: 2024-02-16 20:03:08 浏览: 81
代码混淆说明
好的,下面是keras框架对数据集进行十分类,并对测试的成果进行混淆矩阵分析的代码:
```python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from 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
# 定义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10, input_dim=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3, activation='softmax'))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adam',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5)
# 测试模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将预测结果转换为分类标签
y_pred = np.argmax(y_pred, axis=1)
y_test = np.argmax(y_test, axis=1)
# 计算混淆矩阵
confusion_mtx = confusion_matrix(y_test, y_pred)
print(confusion_mtx)
```
代码含义解释如下:
1. 导入必要的库:导入Sequential模型、Dense层、to_categorical工具和混淆矩阵函数。
2. 定义模型:定义一个Sequential模型,并添加三个密集层(包括输入层),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层都采用ReLU激活函数,第三个层采用softmax激活函数。
3. 编译模型:使用categorical_crossentropy作为损失函数,使用adam作为优化器,并将准确率作为模型的指标。
4. 训练模型:使用训练集X_train和y_train进行模型训练,共训练20个epochs,每个batch的大小为5。
5. 测试模型:使用测试集X_test对模型进行测试,并预测每个样本的分类标签。
6. 将预测结果转换为分类标签:由于模型的输出是概率分布,需要将其转换为分类标签。
7. 计算混淆矩阵:根据测试集的真实标签和模型预测的标签,计算混淆矩阵,并打印输出。
混淆矩阵得出的准确率和网络模型测试后得出的准确率不一致的原因是:混淆矩阵只能反映出分类的准确性,但是并不能反映出模型的整体准确率。模型的整体准确率还需要考虑到样本的分布情况,如果测试集中不同类别的样本数量差别很大,那么模型的整体准确率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混淆矩阵中并没有考虑到样本的权重问题,如果某些样本的权重较大,那么它们的分类结果对模型的整体准确率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