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最大期望算法)算法目标函数推导和求解
时间: 2023-10-12 09:01:46 浏览: 163
最大期望值EM算法PPT学习教案.pptx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简称EM算法)是一种求解含有隐变量(latent variable)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方法,通常应用于无监督学习任务中。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观测数据推断潜在变量的分布,然后根据这个分布去最大化数据的似然函数,从而得到最优的模型参数。
下面是EM算法的目标函数推导和求解过程:
1. 目标函数推导
假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 X = {x1, x2, ..., xn},其中每个观测数据都由一个概率模型生成,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模型的参数 θ。我们设计一个隐变量 Z = {z1, z2, ..., zn},表示每个观测数据对应的模型参数。具体地,我们假设每个观测数据 x 的生成过程如下:
- 首先从先验分布 p(z) 中随机抽取一个隐变量 z。
- 然后根据条件分布 p(x|z,θ) 生成观测数据 x。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最优的参数 θ,使得给定观测数据 X,其似然函数 p(X|θ) 最大。由于观测数据中存在隐变量,我们无法直接对似然函数求解。因此,我们采用EM算法来求解。
E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当前参数 θ 的值,计算隐变量 Z 的期望分布 q(Z),然后在该分布下最大化完整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得到新的参数值 θ'。重复执行这个过程,直到收敛为止。
具体地,我们定义一个辅助函数 Q(θ,θ'),表示在当前参数 θ 的情况下,隐变量 Z 的期望对数似然值。即:
Q(θ,θ') = E[log p(X,Z|θ)]|X,θ'
其中 E[·] 表示对隐变量 Z 取期望,期望的计算方式为:
E[log p(X,Z|θ)]|X,θ' = Σ p(Z|X,θ') log p(X,Z|θ)
其中 Σ 表示对所有可能的隐变量取和,p(Z|X,θ') 表示在给定观测数据 X 和当前参数 θ' 的情况下,隐变量 Z 的后验概率分布。
我们可以将 Q(θ,θ') 写成如下形式:
Q(θ,θ') = Σ p(Z|X,θ') log [p(X,Z|θ) / p(Z|X,θ')]
根据贝叶斯公式,我们有:
p(X,Z|θ) = p(Z|X,θ) p(X|Z,θ)
将其代入 Q(θ,θ'),我们可以得到:
Q(θ,θ') = Σ p(Z|X,θ') [log p(X|Z,θ) + log p(Z|X,θ') - log p(Z|X,θ')]
化简后,我们可以得到:
Q(θ,θ') = Σ p(Z|X,θ') log p(X|Z,θ) + H(p(Z|X,θ'))
其中 H(p(Z|X,θ')) 表示隐变量 Z 的后验分布的熵,是一个常数。
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辅助函数 Q(θ,θ'),即:
θ' = argmax Q(θ,θ')
2. 目标函数求解
我们采用迭代算法来求解最大化辅助函数 Q(θ,θ') 的参数 θ'。具体地,我们先随机初始化参数 θ0,然后执行如下迭代过程:
E步:计算隐变量 Z 的后验分布 p(Z|X,θk),即:
p(Z|X,θk) = p(X,Z|θk) / p(X|θk)
M步:最大化辅助函数 Q(θ,θ'),求解新的参数 θk+1,即:
θk+1 = argmax Q(θ,θk)
对于 M 步的最大化过程,可以采用梯度上升等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重复执行 E 步和 M 步,直到参数收敛为止。最终得到的参数即为最优参数 θ*,使得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 p(X|θ*) 最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