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单片机外围接口解析:串口、I2C、SPI,玩转外设功能
发布时间: 2024-07-03 18:55:23 阅读量: 141 订阅数: 52 ![](https://csdnimg.cn/release/wenkucmsfe/public/img/col_vip.0fdee7e1.png)
![](https://csdnimg.cn/release/wenkucmsfe/public/img/col_vip.0fdee7e1.png)
![RAR](https://csdnimg.cn/release/download/static_files/pc/images/minetype/RAR.png)
PIC单片机中IIC通讯示例
![star](https://csdnimg.cn/release/wenkucmsfe/public/img/star.98a08eaa.png)
![pic单片机外围接口解析:串口、I2C、SPI,玩转外设功能](https://developer.electricimp.com/sites/default/files/2020-06/SPI.Diagrams.002.jpeg)
# 1. pic单片机外围接口概述**
pic单片机的外围接口是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重要手段,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串口通信、I2C通信、SPI通信等。这些接口可以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器、存储器等,极大地扩展了pic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pic单片机的外围接口通常通过寄存器进行配置和控制,每个接口都有其特定的寄存器组。通过对这些寄存器的操作,可以设置接口的工作模式、数据格式、波特率等参数。
pic单片机的外围接口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配置。例如,串口接口可以配置为不同的波特率和数据格式,以满足不同的通信要求。I2C接口可以连接多个从设备,实现多主从通信。SPI接口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应用。
# 2. 串口接口
### 2.1 串口通信原理
串口通信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它使用一根发送线和一根接收线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以串行的方式传输,即一个比特接一个比特地传输。
串口通信的时序由波特率决定。波特率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常见的波特率有 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 等。
串口通信还使用奇偶校验位来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奇偶校验位是一个额外的比特,它使传输的数据中 1 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接收方可以根据奇偶校验位来判断数据是否传输正确。
### 2.2 PIC 单片机串口配置
PIC 单片机有专门的串口模块,用于实现串口通信。串口模块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波特率设置:**通过设置波特率寄存器来设置波特率。
- **数据位设置:**设置数据位数,可以是 5 位、6 位、7 位或 8 位。
- **停止位设置:**设置停止位数,可以是 1 位或 2 位。
- **奇偶校验设置:**设置奇偶校验方式,可以是无校验、奇校验或偶校验。
### 2.3 串口通信编程实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 PIC 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的编程实例:
```c
#include <xc.h>
void main() {
// 设置波特率为 9600
SPBRG = 25;
// 设置数据位为 8 位
TXSTA1bits.TX9 = 0;
// 设置停止位为 1 位
TXSTA1bits.TX9 = 0;
// 设置奇偶校验为无校验
TXSTA1bits.TX9 = 0;
// 发送数据
TXREG1 = 'A';
// 等待数据发送完成
while (TXSTA1bits.TRMT == 0);
}
```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使用的是 PIC18F4550 单片机。通过设置 SPBRG 寄存器,我们将波特率设置为 9600。然后,我们通过设置 TXSTA1 寄存器,配置了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最后,我们通过设置 TXREG1 寄存器发送数据。
# 3. I2C接口**
### 3.1 I2C通信原理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多个设备(主设备和从设备)。它采用主从模式,主设备控制通信流程,从设备响应主设备的请求。
I2C通信使用两根信号线: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主设备通过SCL线控制通信时序,通过SDA线发送和接收数据。
I2C通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起始条件:**主设备拉低SDA线,同时拉低SCL线。
2. **设备地址:**主设备发送从设备地址(7位或10位),地址后跟一个读/写位(0表示写,1表示读)。
3. **应答位:**从设备收到地址后,如果地址匹配,则拉低SDA线表示应答。
4. **数据传输:**主设备发送或接收数据,每个字节后都有一个应答位。
5. **停止条件:**主设备拉高SDA线,同时拉高SCL线。
### 3.2 pic单片机I2C配置
pic单片机提供了I2C模块,可以通过寄存器配置和控制I2C通信。
**寄存器配置:**
- **SSPCON1:**控制I2C模式、时钟频率和中断使能。
- **SSPCON2:**控制数据格式、时钟极性和相位。
- **SSPADD:**设置I2C波特率。
**配置步骤:**
1. 设置SSPCON1寄存器,选择I2C模式(SSPM=0100)和时钟频率(SSPx=00)。
2. 设置SSPCON2寄存器,选择数据格式(7位或10位)、时钟极性(SSPx=0)和相位(SSPx=0)。
3. 根据所需的波特率计算SSPADD值,并写入SSPADD寄存器。
### 3.3 I2C通信编程实例
以下是一个pic单片机I2C通信编程实例,演示如何向从设备写入数据:
```c
#include <xc.h>
// I2C从设备地址
#define SLAVE_ADDRESS 0x50
void main() {
// 配置I2C模块
SSPCON1 = 0x28; // I2C模式,时钟频率为FOSC/16
SSPCON2 = 0x00; // 7位数据格式,时钟极性为低,相位为上升沿
SSPADD =
```
0
0
相关推荐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26111658.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2611165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