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详解

需积分: 11 3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331KB PPT 举报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软件质量的相关概念和模型,包括ISO/IEC9126三层质量模型,以及软件质量的定义、质量术语、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的工作范畴。" 在软件开发中,质量是衡量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核心指标。ISO/IEC 912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1年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它为评估和度量软件质量提供了理论框架。这个模型基于三层结构,旨在帮助开发者和测试人员理解并量化软件的质量特性。 1. **质量术语** - **质量**:指的是实体(如软件)符合明示或暗示需求的能力。隐含需求是未被正式记录但在实际使用中至关重要的需求。 - **隐含要求**:用户在特定条件下对软件的未明示但实际需要的功能。 - **软件质量**:根据ANSI/IEEE Std 729-1983,是软件满足规定和隐含需求的能力的集合。GB/T 11457-2006进一步解释为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和软件属性的总体。 2. **软件质量模型** - **质量特性**:描述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系列属性,这些属性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子特性。 - **属性**:实体的可测量性质。 - **质量模型**:定义了一系列特性及其关系,用于规定质量需求和评估依据。 McCall模型(1977年)和Boehm模型(1978年)是早期的质量模型,而1991年的ISO/IEC 9126模型则更加成熟,它将软件质量分为三层:基本质量特性、二次质量特性以及使用质量特性。基本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效率、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二次质量特性则是在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更具体的子特性。使用质量模型关注的是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体验,通常包括满意度、有效率、生产率和满意度等四个质量属性。 3.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 **软件质量保证**: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符合预设的标准和规范,目的是预防缺陷的发生。 - **软件测试**:通过执行软件来发现其中的缺陷,它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验证软件是否符合规格并满足用户需求。 ISO/IEC 9126模型后来进行了更新,发布了9126-1、9126-2、9126-3、9126-4等多个部分,进一步细化了质量模型,使得评估和提升软件质量变得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理解这些概念和模型对于软件开发者、测试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语言和方法来讨论、规划和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从而确保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