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反应理论(IRT):发展、模型与应用

需积分: 50 10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465KB PPT 举报
"心理测量学-IRT项目反映理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测量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项目反应理论(IRT),并对比了它与经典测验理论(CTT)的差异和优缺点。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更为精细的测量方法,特别适用于理解和评估个体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 项目反应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由比奈和西蒙在编制智力量表时的工作奠定基础。然而,真正的理论创立者是美国心理测量学家洛德,他在1952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IRT的第一个数学模型——双参数正态卵形曲线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学业成绩和态度测量。 IRT的基本理论体系强调的是被试的潜在特质(如能力、知识、态度等)与他们对项目反应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不再局限于经典测验理论的线性假设,而是构建了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关系。在IRT中,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征曲线,可以揭示不同能力水平的被试正确回答该项目的概率。 项目反应模型是IRT的核心,常见的模型包括单参数模型(如 Rasch 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项目的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的响应倾向等因素。通过这些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目对不同能力水平被试的鉴别能力。 计算机程序在IRT的应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能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估计模型参数,以及评估测验项目的质量。这些工具使得IRT在教育、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IRT相比CTT有以下优点:一是它对项目统计量的依赖程度较低,能更好地反映个体的特质;二是它能够提供关于被试能力水平的估计,而不只是得分;三是它对不同能力水平的被试有不同的测量精度,提高了测验的信度。然而,IRT也有不足,如计算复杂、需要大量数据以及对数据分布的假设较为严格。 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各有适用的领域。CTT在处理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时简便易行,而IRT则在深入分析被试与项目的互动关系时展现出优势。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 GT)则更关注测量结果的推论性。这三种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心理测量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