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SL属性h-引入与课程概览
需积分: 32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解为SL引入属性h-编译原理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编译原理的课件,由辛明影教授讲解,主要探讨了如何为语法符号S和L引入属性h,并提供了相应的语法制导定义。在编译器的设计与构造中,属性文法是一种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程序语言的语义。这里的S和L是两个语法符号,通过产生式定义了它们的h属性。
1. 引入属性h:
- S.h = L.h + 1:当S由括号包围的L产生时,S的h属性等于L的h属性加1。
- S → a,S.h = 0:如果S直接产生字符a,则S的h属性为0。
- L → L1, S,L.h = L1.h + S.h:L由L1和S组合产生时,L的h属性等于L1的h属性加上S的h属性。
- L → S,L.h = s.h:如果L直接由S产生,L的h属性等于S的h属性。
- S' → S,print(S.h):在解析结束时,打印S的h属性值。
2. 编译原理课程概述:
- 课程目标:介绍编译器设计和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预备知识: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至少两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和数据结构。
- 内容简介:涵盖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存储分配、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核心主题。
3. 教学设计:
-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采用递归下降的方式进行讲解。
- 问题驱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 应用平台:课程设计成为一个实践平台。
- 实验拓展:通过实验来增强理论学习。
- 精讲多练:注重实践操作。
- 承前启后:确保知识的连贯性。
4. 编译过程:
- 编译器工作流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
- 每个阶段将源程序转换为不同形式的表示,最终生成可执行的目标程序。
通过这份课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利用语法制导定义来处理语言的语义,并了解编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和编写编译器,也为软件开发和程序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06-15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猫腻MX
- 粉丝: 20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R语言中workflows包的建模工作流程解析
- Vue统计工具项目配置与开发指南
- 基于Spearman相关性的协同过滤推荐引擎分析
- Git基础教程:掌握版本控制精髓
- RISCBoy: 探索开源便携游戏机的设计与实现
- iOS截图功能案例:TKImageView源码分析
- knowhow-shell: 基于脚本自动化作业的完整tty解释器
- 2011版Flash幻灯片管理系统:多格式图片支持
- Khuli-Hawa计划:城市空气质量与噪音水平记录
- D3-charts:轻松定制笛卡尔图表与动态更新功能
- 红酒品质数据集深度分析与应用
- BlueUtils: 经典蓝牙操作全流程封装库的介绍
- Typeout:简化文本到HTML的转换工具介绍与使用
- LeetCode动态规划面试题494解法精讲
- Android开发中RxJava与Retrofit的网络请求封装实践
- React-Webpack沙箱环境搭建与配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