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SL属性h介绍与编译过程
需积分: 9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辛明影教授的‘编译原理’课件,涵盖了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语法描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存储分配、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内容,采用自顶向下、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并强调实践操作。"
在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中,我们主要探讨如何设计和构建编程语言的编译程序。编译器是一个将源代码(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通常为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的程序。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
首先,编译器开始于词法分析,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识别源程序中的单词,即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有意义的符号,如标识符、关键字、运算符和常量等。
接下来是语法分析,编译器通过解析这些符号来确定源程序是否遵循了特定语言的语法规则。这一阶段通常使用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CFG)来描述语言的结构,并可能采用递归下降分析、LR分析或LL分析等方法。
语义分析紧随其后,这个阶段不仅要确保程序的语法正确,还要理解程序的含义,包括类型检查、表达式的求值等。在本课件中提到的“属性h”是一个语法制导定义的例子,它为非终结符S和L引入了一个属性h,用于计算某种语义特性,如表达式的求值结果或控制流信息。例如,S.h=L.h+1表示S的h属性等于L的h属性加1,这可能是对表达式求和的操作。
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源程序转换为一种内部表示,这种表示通常更便于后续处理,如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中间代码通常是抽象语法树(AST)或三地址码(Three-Address Code)等形式。
代码优化阶段旨在改进中间代码,使其在不改变源程序语义的情况下,提高目标代码的效率,可能包括删除冗余操作、常量折叠、循环展开等优化技术。
最后,代码生成器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的语言,这可能涉及到寄存器分配、指令选择和指令调度等复杂问题。
此外,教学设计注重实践,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化理论学习,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由简至繁地理解和实现编译器的不同组件。课程还强调了预备知识的重要性,如形式语言与自动机、高级编程语言、汇编语言和数据结构等。
编译原理是一门深入研究程序语言翻译机制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创造新的编程语言,以及提高现有语言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辛明影教授的课件,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编译器设计的各个环节。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06-15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黄子衿
- 粉丝: 21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joglohub:博客平台
- AndroidApp:尝试 Android 开发
- 行业分类-设备装置-一种接口扩充装置及其控制方法.zip
- YUV转H264代码 运行于ubuntu系统
- metadata-automation:CLOSER启动的元数据和机器学习工作的网站
- arm.rar android平台可运行的ffmpeg库
- rollup-federation:汇总捆绑器中的模块联合
- 百度向安卓推送消息SDK
- 预测房屋价格
- zset:golang中的排序集
- nginx-1.6.3.zip
- springboot的java
- News-Aggregator-Site:一个可以在一个地方访问所有喜爱的新闻媒体的站点
- date-fns-jalali:贾拉利日历的现代JavaScript日期实用程序库
- 行业分类-设备装置-一种接口调用方法、装置及终端.zip
-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