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履带机器人:新型搜救结构的越障优势分析

0 下载量 1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1.27MB PDF 举报
"串联式履带机器人越障性能研究,邓乐、谢国周(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文章探讨了一种新型的串联式履带搜救机器人,该机器人由3个双履带机器人模块铰接构成,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和煤矿事故后的搜救任务。研究主要从运动学角度分析机器人攀爬台阶的机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机器人越障高度与仰角、关节角的关系,并与双履带机器人进行比较,证明了串联式设计的优势。" 文章详细介绍了串联式履带机器人在越障性能方面的研究,这是针对灾害救援和矿井事故搜救需求提出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这种机器人结构独特,由三个双履带机器人模块通过铰接连接,形成一个串联式的整体。这样的设计允许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研究的核心是利用双履带机器人模块的俯仰运动来调整整个机器人的质心位置,这在攀爬台阶时尤为重要。通过改变模块的俯仰角度,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高度的障碍,提高其越障能力。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机器人攀爬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仰角(即模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和关节角(模块间的相对角度),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攀爬性能。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者深入分析了这些角度与机器人能够克服的障碍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通过优化仰角和关节角,串联式履带机器人能够达到比传统双履带机器人更高的越障高度,这证明了其在复杂地形穿越上的优越性能。 此外,文章还通过比较串联式履带机器人与双履带机器人的越障性能,进一步证实了前者的优越性。这种比较有助于理解串联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如何根据具体任务和环境条件调整机器人的姿态。 这项研究为串联式履带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未来搜救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和优化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灾难救援等场景下的实用性和效率。这项工作不仅对学术界有重要价值,也为实际救援操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