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时间系统新滑模趋近律:稳定性与平稳性的提升
PDF格式 | 276KB |
更新于2024-08-27
| 151 浏览量 |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趋近律的设计。离散系统相较于连续系统,其滑模到达条件更为复杂,这在20世纪80年代由Milosavlevic提出的准滑动模态思想中有所体现。作者李文林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两个新颖的滑模趋近律,旨在改进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性能。
首先,文章的核心贡献在于设计了两种创新的趋近律,它们旨在提升系统原点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的平稳性。这两种新趋近律相较于传统的指数趋近律和比例-等速-变速趋近律,能够提供更优的控制效果。指数趋近律通常依赖于系统快速响应,而比例-等速-变速律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系统动态不平稳。作者的新型趋近律通过精细的控制策略,旨在克服这些潜在的问题,实现更平滑、更稳定的过渡过程。
为了验证这些理论成果,文中给出了具体的仿真示例。通过模拟实验,作者展示了新趋近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能,包括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稳定裕度以及更低的抖动,这些都是衡量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突破,也提供了实证支持,对于改善离散时间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文的研究内容集中在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的趋近律设计,特别是新提出的两种趋近律方法,它们在保证系统稳定性与平稳性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这对于优化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weixin_38583286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VS2017下QT5.12.6扩展插件安装指南
- C++实现的校园导游程序设计与课程报告
- 1.3版最新工具:支持多数据库的自动生成实体类与SQL
- C#封装OCI.dll实现无需Oracle客户端的数据操作
- S函数在感应电机模型中的应用与MATLAB仿真
- 探索无线工具包无线通信管理功能
- 注解简化findViewById与setOnClickListener操作示例
- DBF Comparer 1.02 Beta版发布,数据库差异比较工具
- 使用VC++实现录音功能的简单教程
- CS架构下的基础多人聊天室实现
- 全FLASH网页制作与ActionScript教程详解
- Ch GMP开源包:无需编译即可在Ch中解释执行GMP库函数
- Eclipse 4.2与Android Studio 2.2官方汉化包下载
- 中文繁简通:高效汉字编码转换工具
- 提升性能的.net反射框架:运行效率解析
- 使用MATLAB模拟X射线产生及色散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