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adata数据库主索引与表创建详解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26M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Teradata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包括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Teradata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数据分配机制、数据访问机制以及主索引的选择策略,并涉及数据库的空间管理、用户管理和访问权限。 在Teradata数据库中,数据的分配是通过主索引来实现的,依赖于哈希算法。主索引的创建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数据如何在系统中分布和访问。在创建表的同时,必须定义主索引,例如创建EMPLOYEE表的示例: ```sql CREATE TABLE Employee (gender CHAR(1) NOT NULL ,emp_number INTEGER NOT NULL ,lname CHAR(20) NOT NULL ,fname VARCHAR(20) ,salary_amount DECIMAL(10,2) ``` Teradata支持多种体系结构,包括V1/DBC、V1/NCR3600、V2/SMP和V2/MPP,这些体系结构反映了其并行处理机制和不断演进的技术能力。并行处理使得Teradata能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仓库查询。 在数据分配机制中,哈希算法被用来确定数据行存储在哪个AMP(并行处理模块)上。主索引的选取会影响数据的分布和查询性能,如果主索引不唯一,可能会导致哈希冲突,这需要特别注意。 数据访问机制主要包括基于主索引、唯一次索引USI和非唯一次索引NUSI的查询方式,以及全表扫描。选择合适的主索引要考虑AMP和PDISK(物理磁盘)的分布,以及数据记录的分配情况。主索引应尽可能减少哈希冲突,提高查询效率。 在用户管理方面,Teradata支持多级的用户和数据库结构,用户可以拥有不同的权限,控制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数据库的层次型结构使得权限管理更加灵活,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Teradata是针对大数据环境设计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和优化的数据分配机制使其成为处理复杂数据仓库任务的理想选择。理解并熟练掌握主索引的创建和选择,以及数据库空间、用户和权限的管理,对于有效利用Teradata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