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及信息量分析

需积分: 10 4 下载量 1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1 收藏 750KB PDF 举报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由陈运主编,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旨在教授读者理解信息理论的基础概念和编码技术。本书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应用,其中课后习题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关键环节。 章节2探讨了不同进制系统的比较,例如,通过比较四进制和八进制脉冲与二进制脉冲的信息含量,展示了不同基数系统在信息传输效率上的差异。二进制作为基础,四进制是其2倍,八进制则是3倍的信息量,这体现了进制对信息熵的影响。 在第2.2题中,通过计算一副扑克牌中任一特定排列的信息量,引入了熵的概念,即信息的不确定性。对于完全随机的扑克牌,每一种排列都提供了不同数量的信息,具体数值通过计算对数得到。抽取13张牌且点数不同的情况则涉及到概率计算,信息量约为9.4793比特/符号,反映了有限样本中特定信息的稀有性。 2.3题涉及条件概率,分析了某一特定信息(女孩是大学生且身高160厘米以上)相对于总体信息的增益,即信息熵的减少。通过计算比例和条件概率,得出这一消息提供了1.415比特/符号的信息量。 在第2.4题中,针对一个离散无记忆信源,给出了其消息的概率分布以及两个关键信息量指标:自信息量和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自信息量衡量的是单个消息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平均信息量则反映了整体消息集的平均压缩效果。通过计算这些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源编码理论。 最后的2.5题则讨论了色盲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这与实际生活中信息处理和编码的问题相结合,特别是当进行用户验证或健康问卷调查时,了解特定属性的分布对于设计有效的问题策略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中的课后习题着重于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化理解信息论的核心概念,如熵、概率、条件概率等,并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